■受访人:谭君铁(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曲柏龙(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田红媛 采写/整理
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要求,本报采访全国出版集团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如何结合具体出版工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出版力量。本期推出广东省出版集团、黑龙江出版集团的访谈,后续报道敬请关注。(链接:本报2022年10月21日2681期第2~3版、10月25日2862期第3~4版)
谭君铁: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广东出版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伟大旗帜、洞察时代风云、把握发展大势、擘画强国蓝图,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报告中鲜明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新论述、新论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为全国出版战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们见证并参与记录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广东省出版集团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热潮,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并将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奋力谱写出版粤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广东出版力量。
学深悟透,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要切实把全集团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我们要带着忠诚、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认真研读报告原文,做到全面准确、学深悟透,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增强奋进之志,将报告精神落实到集团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牢记“三个务必”,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思想伟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守正创新,厚植主题出版新优势。出版工作是党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单位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作为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我们要始终高举伟大旗帜,把握正确方向,坚定宣传党的主张、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我们要坚持“为人民出好书”的初心和使命,统筹推进选题结构优化、产品质量提升、传播方式创新、管理手段提升,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真正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做好新时代主题出版工作,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及时策划推出一批有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的理论专著和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读物,深入解读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文化人,搭建湾区交流新桥梁。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粤港澳三地文脉相亲、语言相通、地缘相近,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粤港澳的文化交融也越来越深入。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打造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岭南风韵的扛鼎之作,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眼加强保护、研究与利用,系统性整理出版一批岭南优秀文化精品图书,赓续岭南历史文脉。创新作品生产机制,筹建花城文学院,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笔会等系列活动,促进湾区文化共融发展。立足培根铸魂,推进粤版港澳教材及国情教育读本在港澳的出版发行推广,增强港澳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加强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样态的城乡综合文化服务体系,办好南国书香节,推动全民阅读出新出彩,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科技赋能,壮大融合发展新动能。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出版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不断推进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优化出版发展生态,转变出版发展方式,构建出版业发展新格局。加强数字出版内容建设,纵深推进数字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发挥重点项目和工程示范带动作用,推出一批导向正确、内容优质、创新突出、双效俱佳的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牵头筹建广东科普集团,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做好“粤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科普内容资源策划与出版等,切实发挥科普在培育科学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营造社会创新氛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应用,全面促进内容主业生产运营创新、产品形态创新等,培育更多数字内容原创精品和品牌。全面推进“广东省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全覆盖工程”,充分发挥“AR+教育数字出版重点实验室”的作用,提升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运营能力,服务好全省1600万中小学生。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实现“财经系”与“生活系”全域融合,打造具有多元生态的媒体聚合平台,生动鲜活地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曲柏龙: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动龙江出版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全面部署,为出版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黑龙江出版集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厚积发展优势,奋力担当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龙版力量。
深耕精品出版,壮大龙版精品阵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直以来,黑龙江出版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和出版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挖掘和整合优势出版资源,打造了《战国史》《邓散木全集》《中国边疆研究文库》《记住乡愁——留给孩子们的中国民俗》《中国东北药用植物资源图志》以及“黑龙江原住民女真历史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等一批龙版精品出版物。下一步,黑龙江出版集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严把出版导向,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充分发挥重点选题、重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前沿学术成果转化,大力培育原创经典,扎实推进《春秋史》《匠心·技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代表技艺传承辑录》以及“中华文脉·中国琉璃传承发展与研究”丛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丛书等一批精品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同时,依托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传承和文化发展中找准定位,精心组织做好黑龙江优秀精神主题等重点出版物的出版工作。
发挥区位优势,助力文化“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黑龙江出版集团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用好中俄地方合作交流机制,进一步优化对俄版权贸易合作方式。充分发挥已搭建的数字资源云聚合平台优势,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外向型产品研发,力争实现向周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内容资源和技术输出,以优质内容传播好龙江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持续探索对外出版形式,从版权合作向联合策划、联袂开发的合作出版延伸,逐渐探索版权、实物、文化交流的立体式国际合作形态及国际出版平台、渠道和品牌建设,探索“走出去”传播新模式。加快外向型出版专业队伍建设步伐,加强国际出版贸易等复合型人才培养。同时,依托普希金书店、牡丹江书城等“国门书店”,创新开展各类国际文化活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文化服务质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黑龙江出版集团将按照这一部署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主基调,着力构建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多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出版、印刷、发行业务全面优化升级,实现精细化、信息化、集约化管理,加快黑龙江出版集团从传统图书出版商向新时代文化服务商转变”为目标的创新发展。集团将持续实施精品出版战略,精益求精抓质量,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出好书,为人民奉献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持续推进印刷板块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数字印刷、绿色印刷以及按需印刷,推动印刷企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持续强化新华书店门店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优化门店环境,丰富经营业态,提升服务能力,全力构建发行业务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新格局;持续加大优质内容发掘和推介力度,紧密结合书香龙江、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持续深入推动数字经济与出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打造一批数字出版精品项目,做强做优数字教育,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