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0日,南京大学敦行凤凰书苑经过密集筹备开始试营业。就此,南京凤凰国际书城(以下简称“书城”)布局的小微书店,已累计开到了28家。从2007年书城的第一家小微书店凤凰文化生活馆南财店在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一楼(总面积约为160平米)开业起,10多年来,小微书店作为凤凰国际书城进一步拓展服务读者范围,提升书城影响力的有效补充,为全民阅读的有效开展和书城做大做强,作出了积极贡献。
10多年来布局点位不断增多
面对网络书店的步步紧逼,实体书店如何积极寻求突破并做大做强,是书城领导班子早在云湖书店时期(凤凰国际书城前身)就在考虑的事情。书城所属的江苏新华发行集团一直鼓励小微特色书店的布局和发展,因而书城决定发展小微书店的战略与发行集团战略相契合,于是从2007年到2016年初,书城在南京市范围内陆续发展了6家小微书店(分别为3家社区书店和3家校园书店)。
2016年,中宣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江苏省也出台了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具体政策。以本轮政策红利为契机,凤凰书城迅速行动,积极打造以中心书城为龙头,以专业书店或主题书店为骨干,以校园书店、社区书店、机关书店、农家书店等小微型书店为脉络的新型文化消费网络,为读者提供全新的复合型、一站式文化消费场所。
从2016年初至今,先后有22家小微书店陆续开业,它们成为凤凰书城拓展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效益,有效做强书城规模的重要抓手。
多元经营取得众多成效
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培育,凤凰书城的小微书店均发展出“以书为媒,多元经营”的显著特色,在主营图书销售和其他多元业态销售的混合经营中,也做出了很多有益且有效的探索。
以2020年凤凰书城与桦墅村合作共建的“桦墅凤凰农家书屋”(占地1500平方米)为例,该店经过3年运营,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乡村书店,且已成为带动桦墅旅游发展,挖掘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进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块“试金石”。通过“党建引领”为运营中心思路,书屋将阅读和党建活动有效结合,“以书为媒”,让匆匆而来的各企事业单位及游客坐下来,进而用阅读的力量让党建活动在桦墅连续举行找到了需求支点。
即使是在前几年的疫情期间,书屋仍不断接到各种议事类、节庆类、培训类、现场教学类等活动的订单。其中,合作共建单位购买教育、科普等学习类书籍为图书销售业绩带来了主要贡献,总计盈利10余万元,而每年近50场的各类活动则为桦墅村带来约2.5万元的年实际收益。这已经成为“桦墅凤凰农家书屋”自我输血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发展模式。
未来3年将再开10家社区门店
比较一下凤凰书城的各个小微书店就会发现,它们除开办的地点分布在城市内外不同的社区、校园、乡村、企业等且大小不一之外,每家书店均各有特色。
南京邮电大学南邮印象书店被形容为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从进门的文艺短句对联,到白色主基调的书店背景,处处透露出来的文艺气息,让它早就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开设在南京市栖霞区灵山北路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内的“求是书苑”,以促进文化交流和知识分享为目标,成为南京市委党校文化生活的中心。自2020年开业以来,该书店定期组织读书会和作家见面会,提供作家与学员互动的机会;定期举办文化沙龙,提供讨论文学、艺术和历史的平台;创建书友会,聚集读者共同探讨和分享各种文学作品;举办文化展览,展示当地艺术家的作品和历史文化资料等。这些举措都让“求是书苑”广受好评。
文化传承和传播是小微书店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通过小微书店,书城也大量推广了本地文化、文学作品和艺术品,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知度。仅从人流量统计,一个社区书店平均每年能吸引约7600名参观者,全民阅读的推广由此得到有效落实。
正因为小微书店的可圈可点,这些广为分布的小小“凤凰”近年来也给书城本身带来了巨大荣誉。如“凤凰云书坊”被评为“全国十佳榜样阅读空间”和“全国年度最佳24小时书店”;“凤凰吾在书舍”被评为“全国十佳榜样阅读空间”和“全国年度最佳社区书店”;“凤凰致远书店”被评为“年度最佳大学书店”;凤凰桦墅农家书屋,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中国最美农家书店”等。
根据书城的规划,未来3年内,10家新的小微书店将陆续开业。每家书店每月将至少组织2次文化活动,预期参与人数将达500人,以促进社区文化传播。同时,每年每家小微书店的累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0%,以确保运营可持续性和运营效率。
面对新业态形势、新零售需求、新业务特色,凤凰小微书店将不断优化发展新模式,并成为补益凤凰书城的重要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