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BK中国编客/案例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一法师传记这么多,这家社怎么突出重围?

  ■曹志杰(天地出版社策划编辑)

  弘一法师李叔同,这个名字太有关注度和吸引力了。可以说,但凡对中国近现代文化有了解的人,一定都听过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名字,也都会对他的传奇一生十分感兴趣。

  从作品和市场寻找突破口

  刚刚接触到《悲欣交集:弘一法师李叔同全传》时,我还是非常激动的。因为在读书的时候,我就曾在学校图书馆借阅过金梅先生这本书的最初版本,只是书名不一样,是1997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名为《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这本书后来又在2002年、2010年由其他出版社出版过。可以说,这本书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传记中的一本经典之作,读者基础和市场基础都很不错。但这样的一本经典之作,要重新出版,带给策划编辑的压力很大。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作品本身,其二是市场环境。

  就作品本身而言,这本书的内容十分扎实,非常精彩。说内容扎实,主要有三点。首先,金梅先生收集了大量的史料和相关资料,在进行详细甄别后,才以真实可靠的史料、资料为基础进行创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李叔同日籍夫人名字的判断。金梅先生在对大量史料分析后,认为“李叔同与这位日籍夫人的关系,在李本人所有的作品中只字未提,讳莫如深,连她的名字都未记下;在亲友们的回忆中,也仅仅提到有这位日籍夫人,余都语焉不详”,所以凡是涉及这位日籍夫人的事情,金梅先生都是顺笔带过,不会展开去写。其次,金梅先生是以史学家的视角去观察、分析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生,以自己的传记理论去呈现弘一法师李叔同传奇的一生。与其他传记作家不同,金梅先生在本书中写了很多与弘一法师李叔同相关的人,有他的学生、他的好友、他的弟子,甚至未曾见面的鲁迅,也被金梅先生写入书中,将其与弘一法师李叔同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去理解弘一法师李叔同。最后,就是金梅先生用充满感情的文字去记录、展现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生。这种情感,不是源自个人喜好的情感,而是在对大量史料、资料进行分析后,一种了解了弘一法师李叔同之后的丰富情感,有赞叹,有惋惜,有敬重,有钦佩,有失落。要再一次出版这么扎实、精彩的经典作品,如何在编辑上做到位,甚至做得更好,如何在整体包装和设计上做出特点,对于我们而言,非常有压力。

  目前的图书市场,关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书,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文集、选集等汇编,这类作品体量很大,定价也高,但可以提供很多原始资料;第二类是传记,有文字的,也有图片的,有传统作家写的,也有新锐作家的作品,质量和内容参差不齐;第三类是选定一个主题,然后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文章进行重新组合而成,这类书偏情感、心理、生活等方向。《悲欣交集》是传记,直接的竞品是第二类传记类图书,同时,也要注意第三类图书的影响,换句话说,要做到特点突出、脱颖而出,还是非常难的。通过对选题本身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市场状况的分析,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所面临的压力。

  明确定位,突出作品特色

  《悲欣交集》的特点非常突出,也经过市场的检验。但这些都是至少10年前的表现。如何适应当下读者和市场,我们要重点解决定位问题和产品特色问题。

  从市场表现看,第三类图书在近些年的表现非常不错。这类书的一个特点就是围绕重新组合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文章,其读者多是好学、重视生活态度和品质、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文章都是出自不同时期弘一法师李叔同之手,都与弘一法师李叔同自己的经历密切相关,多少都在《悲欣交集》中有所涉及。既然第三类图书受到现在市场的欢迎,那么《悲欣交集》也可以以此作为切入口,去探寻新的市场可能性。同时,通过对第二类弘一法师李叔同传记的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上好的传记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没有。何为好的传记?最为基本的两条——真实、可信,这是很少作品能够做到的。而这恰恰是《悲欣交集》的优势所在。

  现有的传记,或从信仰的角度,或从文学的角度,或从艺术的角度等去创作,这就天然地决定了不可能全面、真实地展现弘一法师李叔同,也就不可能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解弘一法师李叔同。再说资料,很少有作者会去看第一类图书,也就是原始资料,更不要说去仔细甄别、分析这些资料。

  至于文笔,多数都是采用文学的方式进行写作,多少掺杂了个人想象的成分。弘一法师李叔同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想法不再重要,而作者赋予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内容、感受、态度等成为了读者所能看到的“弘一法师李叔同”。这导致了一种情况:读这些关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传记,我们的感受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而这些缺陷,《悲欣交集》完全不存在。这样分析下来:第一,市场上同类竞品的缺陷,《悲欣交集》完全没有,反而还有自身突出的特点;第二,很多读者对弘一法师李叔同还是非常有兴趣的,但却没有好的传记来让这些读者去深入了解一个真实可信的弘一法师李叔同,实在可惜。所以,我们对再次出版《悲欣交集》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位:以适合年轻的人方式再次出版,一定要做出经典感,做到年轻化。

  做好文本和封面设计

  对于文本,金梅先生原稿,有很多注释内容穿插在正文中。这样的好处十分清晰,哪里有说明,哪里有解释,一目了然;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会破坏阅读的连续性。既然要年轻化,营造年轻人喜欢的阅读体验,我们把注释内容都统一放到正文后边,这样就不会破坏阅读的连续性。同时,考虑到这本书距第一次出版已经有20多年了,引文及一些细节方面有瑕疵,所以我们又专门对书稿中涉及的引文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核对,尽可能保证不出错。另外,虽然是经典作品,但全书很厚,阅读起来难免略显枯燥乏味,我们又收入了弘一法师李叔同弟子、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15幅画,以便丰富阅读体验。排版上,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密集排版方式,适当增加疏朗程度,让阅读时不至于频繁出现看错行或看字太多而视觉疲劳等问题。

  在设计封面时,我们的团队出现了一些分歧。简要地说,有的主张以无形为有形,有的主张简洁素雅,有的主张以人像为主。经过几轮讨论,我们选定了以手绘人物画像为主,配以弘一法师李叔同绝笔“悲欣交集”四字,再辅以一只蝴蝶增加整体的灵动感,通过副标题烫银增加立体感。这样就可以直观地展现传主,让读者一目了然,并在体现内容厚重的同时,将经典感和年轻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腰封上,我们特意选择了丰子恺先生的一段话:“李先生何以能够做一样像一样呢?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的原故。”这段话,虽然是丰子恺先生对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赞誉,但其内容既符合我们的传统文化,也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更能对年轻一代起到激励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集团产经
   第05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6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7版:3.15专题
   第08版:广告
   第09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0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1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2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3版:伦敦书展
   第14版:伦敦书展
   第15版:世界出版
   第16版:传媒新媒/专版
   第17版:BK中国编客
   第18版:BK中国编客/案例解读
   第19版:BK中国编客/编客会精编
   第20版:BK中国编客/榜样团队
   第21版:精品精荐
   第22版:资讯
   第23版:精品精荐
   第24版:综合
   第25版:中缝
   第26版:中缝
小博集6年码洋近4亿,如何办到的?
借力新媒体渠道,让版权书“起死回生”
弘一法师传记这么多,这家社怎么突出重围?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BK中国编客/案例解读18弘一法师传记这么多,这家社怎么突出重围? 2024-03-15 2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