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博物学 成语 音频
○贾文泓
提起成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其中丰富有趣的历史故事,还有其背后的教育意义,其实,成语里更有待我们发掘的,是里面蕴含着的超前启智的博物学。
博物学是研究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一门学问,包括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等。博物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生态学、自然文学、动物行为学等内容。从科学传播的角度看,博物学的普及是十分必要的。
未来出版社出版的《成语里的博物学》正是从博物学的新视角出发,结合成语的释义、出处、故事来解读其中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将中国特色文化成语解读为一种奇妙的科学发现。在这里,有捧腹烧脑的成语故事,有让人想一探究竟的科学原理,更有传统精神与现代博物学激情碰撞的全新体验,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多重学科知识。
在该套书中,你会有奇妙的科普发现。比如,“鹬蚌相争”这个成语,所描述的生态图栩栩如生。成语故事中的发生地易水,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易县。这一地区,最常见的涉禽是白腰草鹬,而河蚌又是一般涉水河中最常见的软体动物。所以,鹬蚌相争的故事,就是发生在白腰草鹬与河蚌之间的。而它们具有的生物本能,使得双方都无法退让,最终渔翁轻松得利。这个成语,不仅勾勒出了一个饶有趣味、富含哲理的故事,还从动物科学的角度解释了鹬和蚌的属性及习性。
这套书满足孩子学习硬知识的需求,紧扣中小学语文、历史、科学、地理、生物等主干学科知识,孩子阅读之余,不知不觉掌握必修知识,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全套图书按照“成语→配图→释义→故事→典故原文→博物学解释”的结构展开,各项知识分门别类,有序排列,易于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结,加强记忆。
《成语里的博物学》的画面也遵循严谨科学的原则。比如,“蛛丝马迹”,在这个成语中,对于“马迹”的表现,并不是“马蹄的痕迹”,而是一种叫“灶马”的小虫爬过的印迹,和“蛛丝”一起,才用来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除此之外,为了能让孩子随时随地阅读,利用好作业之余的碎片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该套图书还配了音频。音频的录制由专业播音老师完成,图书中有大量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在把内容讲好的同时,也从发音上帮助孩子纠正了易错读音。
同时,《成语里的博物学》特邀植物学、生物学及国学专家写稿、审读。每个成语用有趣的故事开篇,紧紧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相关典故引入诗词歌赋,博物学知识严谨翔实,配以幽默风格的漫画,让成语不再古板枯燥,以多样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孩子面前。
全套图书采用新型纸张印制,颜色清新雅致,翻开书自动开启“护眼模式”。无论是从学科知识内容的丰富程度,还是从产品形象上,该套图书都是小学段孩子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