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孙予青. 家园意识下的回归和追寻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3-07(20).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园意识下的回归和追寻
  《风的宝藏》

  荆凡著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5年1月版

  30.00元

  ISBN:9787558435621

  关键词 家园意识 乡村振兴 生态美学

  ○孙予青

  近年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背景下,儿童文学领域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品,不仅尽情描摹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也关注着乡村少年的精神生长。荆凡新作《风的宝藏》突破了这一传统,以诗意、细腻的笔触写出城市少年与乡村生活的相融,以自己对乡村发展的深刻洞察、人文关怀和切身感受,完成了对于山乡巨变、时代进步的磅礴叙事和诗性表达。故事中,古老与年轻、传统与现代,农业与科技、传统营销和新媒体营销的碰撞和更迭,充分探索了故事的边界,建构了丰富开阔的多维叙事空间,与时代变迁浪潮合流,并跃出了轻灵飘逸又波澜壮阔的浪花。

  作品围绕男孩大麦跟随爸爸妈妈从城市来到乡村上学展开,大麦从开始的抵触、内心充满与原本现代化生活割裂的不适应感,渐渐地,在孩童好奇的眼睛里,充满着对陌生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他的注意力和情感渐渐地被眼前的山川、草地、生灵填满,更被俗常之中、细微之处的人情和责任所填满。作品没有生硬的转折,而是自然、柔和、循序渐进地设置了符合儿童天性的场景,他和妹妹一起和风做“踩影子”的游戏,探索“宝贝基地”、学骑马、采蘑菇……他的生活细细密密地与当下这片土地交织在一起,也逐渐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产生勾连。小说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隐喻,是大麦的“抬头”。他的目光自下而上,从风机脚下到风机“肚子”,最后利用微信视频,跟随爸爸“登上”了风机顶。这不仅是视线空间的转变,更隐秘地表达了男孩心中情感的转变——由厌恶感到神圣感,由对现实的对抗到对父亲职业的认可甚至向往,在这个过程中,他收获了不同以往的蜕变和成长。

  《风的宝藏》里有浓厚的家园意识。“家园意识”可引申为对故土家园、民族国家、人类家园的热切注视,不仅具有地理空间上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具有精神空间上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民族情感,家园与还乡一再被书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分量也从未减弱。故事中的“乘风村”,是作者笔下“风居住的村庄”,位于大草原和丘陵交界处,农牧混杂,地貌多样,它屹立于中国北方,是入京的风口,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世外桃源,既遥远陌生又是如此鲜活具体,它是无数中国家园的缩影,是子子辈辈的灵魂皈依之地。正是由于这种共同的民族情感,造就了小说中人物的一次次回归:有代表着乡村建设中坚力量的回归——从省城来的驻村书记姚诗霏、担任风电运维师的大麦爸爸、回乡开民宿创业的大麦姑姑、毕业回乡做绘画老师的付愈,他们身上各自承载着祖辈的梦想和遗憾,承担着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也有代表被动式的回归——这些建设者后代的大麦、小麦,他们与像柠条一样扎根在这片土地里的老一辈人——村里的环卫工人长顺爷爷、“活着的地方志”大麦爷爷,共同承载了中国人的现在、未来和过去。他们像一条条或急或缓的河水,汇成了一股汹涌奔腾的时代洪流,流淌在今日中国的巍峨群山之间。作者借由孩子的眼睛,借由这些精神坐标式人物,不仅像旁观者一样敏锐捕捉和描摹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同时她怀抱更大的热情,理想化地探索了一条中国乡村变革历程中的成功之路。

  作者将“真、善、美的统一体”的生态美学思想融入小说中。她在书写热气腾腾的美丽乡村建设图景时,不仅将焦点对准了日常生活和个体生命的真实体验,细诉日常平凡里的动人瞬间、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故事,描绘出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同时还怀抱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反思着自然与生态的关系,将生态思想和情节有机融合起来。“风”是小说中最核心的一个意象,不仅赋予了全书轻盈飘逸的诗意光晕,也萦绕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振兴事业中,承载着关于自然、生命、希望等多重意义。风不仅可以带来灾难,人们也可以利用风,获得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新能源。但是人们并没有迷失在利益里,在风电场建造前都会进行环境测评,会评估风电场对鸟类和其他生态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使用雷达辅助关停科技,探测到在周围活动的鸟类的数量和珍稀程度,一旦出现危险,风机就会关停。正是这样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观的烛照,为全书增添了一抹温情和善美。

  小说中的发生地乘风村的“乘”字有一种借助和腾飞之意,寄托了作者对中国乡村振兴事业的真挚期待,预示着美丽乡村建设充满了势能和希望。书名中的“宝藏”二字则有着更为丰厚的内涵,作者在文中说:“景是宝藏,动物是宝藏,人是宝藏,家和家风是宝藏,村子和人们世代相传的美好风气是宝藏,科技把风能转化成电能,更是这个时代的宝藏。”这些抽象或具体的宝藏,既是谱写时代旋律的激越音符,也是展现人性之贵和美的动人注脚。作者荆凡在书写中,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精神还乡,还以一个作家的责任和担当,回望与展望着人类与自然的生存现实,并为其寻求理想的生存之道,构建了理想的家园,并最终完成了对家园的寻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优案推介
   第06版:融合出版/数字人专题
   第07版:融合出版/数字人专题
   第08版:年度好书/广告
   第09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0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本期关注
   第11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三八”国际妇女节专题
   第12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三八”国际妇女节专题
   第13版:BK中国编客
   第14版:BK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15版:BK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16版:BK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17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8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19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追风游戏
家园意识下的回归和追寻
北京汇林印务有限公司大力推进人才培养
行云流水 涉笔成趣
将思政元素融入语言学习和思维训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精品精荐20家园意识下的回归和追寻 2025-03-07 2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