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琪
汉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哲学智慧和语言艺术。这些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更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然而,成语翻译一直被视为翻译实践中的难点,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和语言形式构成了翻译障碍。《汉英成语大辞典》的出版,为成语英译提供了丰富的范本。
《汉英成语大辞典》由徐华东教授主编,历时10余年编纂完成。全书收录成语、熟语、俚语、俗语等宽泛意义的“成语词汇”,词条达6.6万余条,总字数超过700万字,规模远超同类辞典。在翻译方法上,该辞典综合运用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直译加解释法、省译法和增译法等多元化翻译策略,并为同一成语提供多种语境下的译法。本文通过具体译例,探讨该辞典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及其在文化传播和翻译实践中的价值。
直译法 对于字面意思和比喻形象能为外国读者所接受的成语,《汉英成语大辞典》主要采用直译法。例如,将“易如反掌”直译为as easy as turning over one’s hand,既准确传达了“非常简单”这一核心语义,又再现了手掌翻转的动作,生动形象。再如,将“一寸光阴一寸金”译为An inch of time is worth an inch of gold,“安居乐业”译为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直译法在内容和形式上忠实于原文,尽量还原了汉语成语中的形象特征和修辞手法。
意译法 当成语的字面意思和比喻形象难以被外国读者理解时,直译法往往不再适用。试想,如果将“胸有成竹”直译为have a bamboo in one’s chest,读者不仅难以领会意思,还可能产生错误联想。针对此类成语,《汉英成语大辞典》采用了意译策略,将“胸有成竹”意译为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如意算盘”译为smug calculations。这种译法虽然舍弃了原文的具体形象,却能简洁明了地传达成语的喻义。此外,对于具有复杂背景知识的成语,该辞典也使用意译法翻译。“四面楚歌”译为under fire from all quarters就是一个典型译例。原成语出自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直译势必造成理解困难,而解释其背景又需要一定篇幅,不符合辞书翻译的简洁原则。该辞典选择用英语中已有的用法under fire(遭到攻击)来表达被围攻的处境,准确传达了“陷入重围”的含义,有效避免了文化隔阂。
套译法 汉语中有成语,英语中也有习语。当能在英语中找到与汉语成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习语,采用套译法是理想的翻译策略。《汉英成语大辞典》在处理这类文化共性较强的成语时,巧妙运用套译法,将“趁热打铁”译为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隔墙有耳”译为Walls have ears,“眼见为实”译为Seeing is believing,“浑水摸鱼”译为fish in muddy waters。这些译例不仅语义对应精准,连比喻方式都高度一致,实现了中英文化的无缝对接。此外,对于意义相同但比喻方式有所不同的成语,该辞典同样采用套译法处理,如将“入乡随俗”译为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无风不起浪”译为No smoke without fire,“新官上任三把火”译为A new broom sweeps clean。虽然表达方式与原成语不一样,但是译文意义精准、表达地道,使目标读者能够无障碍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直译加解释法 对于文化内涵深厚的成语,该辞典主要采用直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即先进行字面翻译,再提供引申义或比喻义。以“隔岸观火”为例,《新华成语大词典》的释义为“隔着河观看对岸失火。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灾难袖手旁观”;《汉英成语大辞典》将其译为watch the fire from the opposite bank of the river—look on at one’s trouble with indifference,前半部分的直译保留了成语的原始信息和意象,后半部分的解释则传达了其文化内涵和适用语境。对于含有典故的成语,该辞典不仅采用直译加解释法,有时还会提供典籍出处,并附有英译。以“毛遂自荐”为例,辞典中先给出本义offer one’s service as Mao Sui did,再补充引申义recommend oneself to a post,并在其后添加出处,说明该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引用原文“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还在括注内提供翻译Then one of his retainers,Mao Sui, came forward and recommended himself, saying, “I hear you want to join Chu in an alliance against Qin, my lord,and that you mean to choose twenty men from your own household but are still one short. Will you take me to make up the number?” 这样的处理方式,在保证释义简明的前提下,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能够辅助外国读者透过成语表面,了解背后的故事,进而理解成语含义,掌握实际用法。
省译法、增译法及其他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该辞典还运用了省译法、增译法、综合法等翻译策略。省译法注重提取核心语义,增译法则注重补充必要信息。例如,“狼吞虎咽”被精简地译为devour like a wolf,虽省略“虎咽”部分,但通过保留“狼”的意象和“吞咽”动作,准确传达了“吃东西又急又猛”的含义。又如,该辞典将“班门弄斧”译文处理为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an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parade one’s knowledge before an expert,不仅直接译出字面意思,还增补the master carpenter(木匠大师)这一关键身份信息,并通过破折号后面的解释,进一步点明“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的比喻含义,使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英语读者也能准确理解。
综观全书,《汉英成语大辞典》编纂团队综合运用了多种翻译策略,根据每个成语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可谓是“因词制宜”。这样的策略既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成语的文化特色,又确保了译文的可接受度,对推动成语及典籍翻译研究发展、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