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围绕中国图书发行、中日版权贸易、中国数字出版现况及趋势等议题展开。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从出版社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图书发行市场概况、发行各相关环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趋势分析。日本东贩株式会社董事小宫秀之介绍,近年日本国内出版市场不是很好,因此,日本业者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特别是中国,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要有效促进中日之间的版权贸易交流,首先要构建版权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在获取日本出版社图书信息方面,最简单的做法是登录各出版社网页查看,然后基于信任的基础,双方建立起经常的信息交换和沟通。在图书翻译方面,翻译一定要忠实于原著,大段的更改或删除,应事先告知日方出版社。已经签署版权合同的,对合同上规定的事项要严格遵守。此外,中国图书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后的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一是日本对中国图书的需求很小,日本读者已经满足于阅读本国琳琅满目的出版物;二是日本读者缺少获取关于中国图书信息的渠道,像韩国图书在日本,因为有韩剧韩潮的流行,所以日本出版社才会出版相关的韩国图书。以文学来说,日本只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和古典文化感兴趣,而中国当代小说要在日本出版销售就很难。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也在发言中指出,中日图书版权贸易现状存在三个特点:总量偏少、逆差严重、结构失衡。目前我国从日本引进的图书主要有文学、漫画、科技和经管类,向日本输出的图书中汉语学习类所占比重较大,其他还有一些畅销书和学术类图书。中国目前缺少优秀的中译日翻译人才以及熟悉日本出版业和图书的版权经理人。要改善上述问题,顾青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建议从出版集团层面,组建从事对日版权贸易的专门机构;二是中国的出版社应与日本出版社建立起多方面的战略合作关系,组织人员互访、共同培训、共同策划选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