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们通常把那些走势奇特、怪异的股票称为“妖股”。它们的走势往往与大盘相悖,完全不符合基本的技术分析规律,不合常理,让人难以琢磨——明明基本面并不怎么样,股价却连连爆出涨停。当年第一个冲上百元大关的“亿安科技”,所谓德隆系三驾马车“合金股份”、“湘火炬”、“新疆屯河”等,都是沪深股市历史上著名的妖股。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妖股的涨跌停板曾寄托了一些利益集团的“爱恨情仇”,更埋葬了不少投资者的眼泪与梦想。
在《与妖股共舞》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学教授贺显南以“一位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了对妖股乱象的冷眼思考:“妖股只是一种表现和载体,承载着投资市场非常复杂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是投资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妖股,说复杂,犹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说简单,又像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在贺教授看来,尽力回避暴跌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踩准节拍与妖股共舞”。当然,与妖股共舞,需要具备敢于挥手一搏的大勇气、敢于承受风险的大担当,更要具备驾驭投资规律的大智慧,以此洞察妖股的完整生长周期,把握其产生、成长、演变和衰竭的蛛丝马迹,力求未雨绸缪,进退自如。
《与妖股共舞》贺显南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年5月版/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