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te号称最聪明的阅读应用,Zite阵营的产品功能目标一致,实现方式则各有不同。在基于社交关系与兴趣图谱的推荐方式下,你的微博、QQ、人人网、豆瓣网等各种SNS社交网将通过开放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被引入阅读产品,共同形成专属的资讯信息流。同时,阅读过程中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页翻阅、每一秒停留都将被程序收集至云端并作出分析,最终形成面向个人的内容推送。而百度等公司偏爱更为简单的众包推荐,即很多用户都喜欢的内容应用就会尝试向你推荐。
指阅、酷云等阅读应用都是以前者为主。酷云保留了基本的内容分类,在读者所订阅的各个分类中,推送内容与次序均依程序对于读者长期阅读习惯的摸索来不断调整。而指阅在这条路上似乎走得更远,用户在指阅界面内已经无从寻觅“频道”,个性化信息流的形成完全依赖读者对于各种不同层级“主题词”的订阅,然后通过“喜欢”、“不喜欢”等操作以及阅读轨迹分析来优化内容推送对个人阅读口味的贴合。
Zite方式最为人所质疑之处在于,长期贴合个人品位的推荐阅读有可能使人沉溺于一己趣味,无法发现新生领域,实现兴趣的迁移,即所谓的回音炉现象。李鹏向记者介绍,算法上可以用长期兴趣和短期兴趣的区分来解决此问题,以及强行推送不可错过的重要信息如重大的社会事件与突发新闻。后者也正是算法无法取代人工编辑的领域之一。李鹏相信技术产生的问题一定可以用技术解决。他也坚定地认为,随着市场认知度的增加,Zite方式一定会越来越强势。
社交化概念的体现
Flipboard从诞生伊始就被称为社交化杂志,能够针对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进行抓取、整合,再通过精美的杂志式版式向读者呈现。那么,社交化概念究竟在阅读产品中怎样体现?基于兴趣图谱,在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独树一帜的网络社区豆瓣以及基于关系图谱的人人网等SNS网站,在社交化概念的市场培育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使用户养成了标签、评论、分享等很多使用习惯,而“豆瓣猜”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正是人工智能以大数据为基础预测人性的先声,降低了很多阅读应用在操作上、观念上教育用户的成本。
现在很多阅读应用中都已经将多社交平台账号登陆视作标准配置,引入外部成熟的社交关系网络,满足读者阅读行为中伴生的交流与分享需求。丁钧更进一步认为,社交化将对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本身产生重大的影响,UGC(用户生产内容)方式将得到长足发展。用户或者说ID将会成为阅读中非常重要的维度,一个拥有能力、视野与分享精神的用户,他的阅读信息流也可以成为类似RSS方式下一个内容源频道,或者说Zite方式下一个主题词,来加以订阅。指阅即将上线的iPad平台新产品甚至能够将用户与资讯两个维度的交点,即特定人的特定兴趣侧面独立出来订阅,丁钧就在指阅新产品的内测平台上建立了自己ID下的“天文、物理与新科技”板块。
李鹏则认为,基于数据分析,将阅读行为与社交需求相联系现在来看是小众需求。一百个人里也许只有三个人有这样的冲动,与美国用户完全不一样。社交讲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如果分享行为并不热闹,社交就难称活跃。这部分有相应需求的读者应当是阅读上的重度、深度用户,所以酷云也在不断探索怎样培养用户强化互动性。但同时李鹏认为,在阅读平台上社交化账号的用户规模还远远不足的前提下,社交化概念还是仅仅从属于阅读行为,对于阅读产品的价值也很有限。
版权内容开拓方面,各企业几乎都没有支出采购成本。ZAKER与鲜果都有过去数字出版与阅读业务的长期积累,酷云则曾经独家运营联通与电信的阅读基地,具有良好的基础。指阅等部分阅读应用则暂时放弃了平面媒体资源的开发。梁公军介绍,的确仍有一些出版单位心态上较为排斥,但大多数都完全基于对共同前景的判断而参与内容合作。李森和认为,PC时代RSS方式在商业上的不成功是由于没有建立共赢的商业模式,内容源网站的流量白白被分流,因而用户体验也在多方面遭到了牺牲。
对于盈利模式,大家都很低调。酷云是在以运营商平台的付费阅读养新产品研发,同时他们也在探索将酷云的核心技术应用于其他变现能力更强的产品,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李鹏透露,即将合作的产品在其领域内“仅次于微信”。丁钧告诉记者,他们认为现在想挣钱这回事还太早,重要的是打磨产品。梁公军更是非常坦率地说,这些年从鲜果没有挣到钱,前几年鲜果步履维艰,而盛大和凯鹏华盈KPCB(Flipboard投资商)的投资进入后,鲜果粮草充足,有足够的耐心和底气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