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市场近几年整体增速减缓的大背景下,少儿出版却逆势增长——上游有效供给,下游需求旺盛,可谓“一枝独秀”。据商报·东方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少儿类一举夺得各统计分类码洋份额季军之位,占14.26%,并以1.04个百分点的升幅,领跑近三年图书市场中的各个细分类别。
国际市场也是如此。少儿类图书是英国尼尔森公司2012年上半年统计的四大类别中唯一销量同比增长的类别——同比增长了2%,达到1.246亿英镑;销量排名前20位的出版社中仅有4家业绩好于去年同期,而他们都得益于少儿类和教育类。
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童书的版权引进输出的热闹景象,更是佐证了这一市场的勃勃生机。
2012年大半年已过去,国内少儿市场呈现出哪些新变化?又将向何处去?
“系列”老品牌势压新品单品
新书是零售市场的主要推力,无论读者还是书店对“新书”的关注程度都大大高于“老书”。从商报·东方数据2012年上半年少儿榜单前20名看,2012年出版的新书中,仅有一本6月上市的《永远的西瓜小丑/笑猫日记》(明天出版社)占据榜单第5名的位置,其余均为往年力作;而2011年度同期有5种当年新书上榜。
不难发现,今年上半年少儿板块新品竞争力大幅减弱,“老书”牛过“新书”成为整个图书市场中的另类现象,一方面说明少儿市场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少儿新品越来越难做的趋势。
在少儿板块中,系列作品运作已经成为主流,今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商报·东方数据2012上半年少儿榜单中,除历年畅销作品《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等引进版常销品种外,“植物大战僵尸”系列、“笑猫日记”系列、“查理九世”系列、“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动物大王沈石溪”系列以及“阳光姐姐小书房”系列等占据榜单70%以上的席位,每个系列少则1~2本,多则5~6本,表明我国有市场号召力的儿童文学作家凤毛麟角,新生力量成长性不强。打破老牌作家品牌长期“统治”市场,形成多作家品牌“百家争鸣”的市场格局已成为提升少儿图书市场活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离不开对年轻儿童文学作家的重视和培养。
不仅是少儿文学类,在少儿百科、挂图等方面也是如此。《动物小海豚宝宝圈圈书》(广州出版社)以及《小企鹅水晶挂图——颜色形状》(山东美术出版社)等往年力作持续表现不俗,而同类产品少有新作上榜,更不用提在少儿读物总榜单有所斩获了。
细分市场初显“变线”端倪
在专业少儿出版阵营激烈厮杀于少儿文学类这一主战场之时,非专业少儿出版阵营则把目光转向了多类别产品,一些新的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在上半年的少儿榜单中,幼儿教育类的图书的销售排名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前,如《幼儿园练习——数字练习1~5》(现代出版社)、《20以内的加法/小海星·幼小衔接每日一练》(吉林大学出版社)均位列榜单前10名当中,此现象是否是少儿图书市场细分类别“变线”苗头尚未可知。近两年学龄前儿童数量激增、入园入学压力骤增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无形中推动了家长对此类别图书的消费力。(下转第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