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字楼里话聊斋
《写字楼妖物志》李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版/20.00元
  只要是上班一族,就很容易以身代入,以自己的职场经验解读妖物故事。

  ○韩浩月(书评人)

  创造“写字楼里的妖怪”,这是一件很有创意的事。等到李鲆将他的写字楼妖写到几百条的时候,忍不住要为这创意击掌了。这绝对是网络时代的《聊斋志异》,可以一举击中白领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会忍不住热爱上李鲆文字中那些出入于写字楼的小妖们。

  《写字楼妖物志》的故事最初以微博体出现,在李鲆的微博上连载,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写着玩”。用百把字讲一个故事,介绍一个妖物,要做到妙趣横生,吸引人追着看,其实是很需要功力的。李鲆做到了。

  有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看他微博,最后几乎一条不落地看完了所有的妖物故事。这类故事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匪夷所思的想象、夸张变形的手法、幽默背后的阴冷、感受到生命的悲哀却依然存留的温暖、近似真理般的观点,穿透浮躁的现实生活,能让一颗悸动的心感受到瞬间的冰冻——这其实挺爽的。

  在写字楼妖系列才写到一二十条的时候,我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告诉李鲆,这将是非常有趣味、也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系列,值得认真并且长期写下去。

  李鲆之前出过一本《干吗要上班》,对职场百态有过精细的描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写字楼妖物志》算是《干吗要上班》的升级版。没有对职场的长期观察和深刻体验,就不可能写出这本书来。

  从写字楼妖系列里,除了可以看到《山海经》、《聊斋志异》中诸妖身影,还可以看到日本的《百鬼夜行》、《夏目友人帐》等经典作品的影子。作者对细节不厌其烦的工笔描摹,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又全然独立的妖物世界。

  相对那些传统的志怪典籍,《写字楼妖物志》有一些更贴近现代读者的特色:

  它是都市的、时尚的。贴近现代人、特别是上班族的生活,因此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勾心斗角的职场、悲催的加班族、对面不相识的同事、拥挤的电梯、冰冷的打卡机、糟糕的交通、高企的房价……使得生活在写字楼中的妖物也不同于它们的前辈,像人类一样,它们也必须适应环境不断进化,才能生存下去。而微信、微博、打卡机、感应灯、电梯等元素,无疑与现代读者更为贴近,也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与时尚色彩。

  它更接地气。它是在写妖,但这些妖是在写字楼里活动的,想象植根于现实,只要是上班一族,就很容易以身代入,以自己的职场经验解读妖物故事。毫无疑问,作者写妖,其实是在写人。写职场人的酸甜苦辣、离合悲欢,写复杂而深刻的人性。有相当部分篇什,如《班车》、《柔荑》、《对面不相识》等,写出了现代人的冷漠、孤独、疏离、不安全感。而《隐婚》、《铭刻》、《加班》、《飞镖》等,如果去掉妖异的元素,完全就是职场里的真实故事了。

  它风格独特。妖怪小说很容易往恐怖路子上走,但写字楼妖不同,它整体是有趣、温暖、柔软的。读《母亲》、《椅子》、《玄渡》等篇什,会让人感到无边的悲悯与温情。这应该与作者的性格有关。所谓性格决定文风,身为一个细腻的、通透的、善于发现美好和趣味的胖子,李鲆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一点也不奇怪。

  就整体而言,写字楼妖目前还是偏于碎片化的。有精彩的人物(妖物)、奇妙的构想,但角色之间、故事之间发生联系的并不太多。这可能与作者的写作状态有关——他基本上是利用零碎时间,用手机刷微博刷出来,然后抽时间加以扩充整理,整本书写作时间不过一个半月,缺乏系统的构思和完整的框架。不过也能看出,有些妖物已经开始发展出自己的性格命运,这发展甚至是自主的,不受作者控制的。

  只要能坚持写下去,假以时日,写字楼妖或可成为煌煌巨著,成为新时代的《聊斋志异》、时尚版的《百鬼夜行》。

  这一点,我很有信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传媒周报
   第06版:中国传媒周报·数字期刊
   第07版:中国传媒周报·国际
   第08版:中国传媒周报·市场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关注
   第11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人物
   第12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14版:中国阅读周报·非小说
   第15版:中国阅读周报·生活
   第16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史·童书
麦洛洛,“九零后”讲述“文革”情感故事
像奥兹一样,像巫师一样
22世纪的科幻武侠史
五块钱的未来
写字楼里话聊斋
编辑荐书
在喧闹中祭奠成长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小说13写字楼里话聊斋 2012-09-11 2 2012年09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