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中国阅读周报·非小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蜀佛窟:国人那历尽沧桑的美梦
《空山:静寂中的巴蜀佛窟》萧易撰文 袁蓉荪摄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68.00元
  巴蜀佛窟的捐资者和凿刻者们,绵延数百年锲而不舍,将自己的才华和生命凝聚在这些佛菩萨的造像中,寄托着他们和平安宁、幸福康乐的美梦。千年过去,沧海桑田,巴蜀佛窟依然见证和承载着国人历尽劫难而始终不渝的人生寻求。

  ○李 虹(文学博士)

  长久以来,偏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色达一直是我心中的圣地。在那里,千山万壑拱卫着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漫山遍野深藏着修行者的小木屋。那里离蔚蓝的苍穹很近,离心灵的彼岸很近。只是对于我们“沉重的肉身”而言,那里确属高原苦寒之地,非有巨大的佛缘,难能物我两抛拔身前往。然而,仿佛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在巴山蜀水之间,还绵延着一个凡夫俗子的佛国。这个佛国一直湮没于整个世界之外,静静地与当地百姓同在。悠悠千年岁月,数千万尊佛菩萨的造像已被疯长的苔藓、杂草、藤蔓和树木覆盖、围裹、缠绕,真正成为巴蜀群山的一部分。

  尽管“巴蜀佛窟”近二三十年来已经是当地有关专家的研究对象,也是国外专家格外关注的对象,但这片宝藏从未像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等北方、中原石窟那样尽展其风姿于广大世人面前。《空山:静寂中的巴蜀佛窟》一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撰文、一位摄影),以朝圣者的心,探险者的脚力,专业研究的追求,为社会大众揭开了巴蜀佛窟的现存形貌与历史脉络。对其足迹所及之处所见所闻的脉脉含情的描述,穿插出入于严谨的史实资料陈述之中,辅以不可多得的摄影图片,让我能够追随着叙述者行进,亲近那些大名鼎鼎的佛菩萨们壁立在巴山蜀水之间的面庞、手势和身姿。如此一路神游下来,我不免屡屡遗憾该书的许多摄影图片尺寸放得太紧缩,有损于阅读效果。

  佛教经由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于东汉时抵达中国。佛窟在中国大地上的分布图,昭示着佛教进入中国并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汉代到隋唐,从西域的克孜尔、库木吐拉等石窟,到河西、陇东一带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等石窟,再到中原腹地的云冈、龙门等石窟,中国的佛窟艺术辉煌鼎盛。自安史之乱之后,北方与中原的佛窟式微,巴蜀佛窟继之而兴。“如果说北方、中原写下了中国石窟上半部历史,巴蜀显然就是下半阙。”该书从追溯佛窟进入巴蜀的时间、路线和因缘开始,一直写到佛祖在巴蜀、也是在中国的最后的脚印——明代石窟群四川玉蟾山石窟。至此,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终于走向衰落。

  巴蜀佛窟自盛唐开始昌盛,到两宋时期自成体系,被专家认定为中国晚期石窟的代表。巴(重庆)蜀(四川)两地,特别是四川,基本上是每个县都有佛窟,“无论总数还是分布区域,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真可谓山山佛影,遍地佛风。不同于北方、中原石窟的“皇家血统”,巴蜀佛窟的捐资开凿者更多的是僧侣、官吏、商贾、工匠、农民、文人以及船工、走卒、贩夫等等,经常是各界人士共同捐资、历经数代接力方才完成。比如“天下第一佛”乐山大佛,既非开天辟地横空出世,亦非卓尔不群的一个孤例。这座大佛始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经过三次动工,断断续续经九十年才终于完成。而排行第三的资阳半月山大佛,从唐代开凿,历经近三百年,直到宋代才宣告完成。当初巴蜀究竟有多少座大佛?如今又幸存多少座?书中均没有给出一个大致的数据,但该书例举的代表性大佛已有十几尊之多。如今,为大佛们遮挡风雨的亭台楼阁早已灰飞烟灭;大佛以及巴蜀之地数千万尊佛菩萨造像,金饰尽皆剥落,五彩尽皆褪尽,无不在岁月的蚀刻中体无完肤。残缺不全、身首异处者更是比比皆是。不免让人心生谁与尔,同销万古愁之叹。然而,“一切诸佛,不出不入,不生不灭”。愁者是我们芸芸众生。

  我一再揣想巴蜀是怎样的福佑之地!寻常在山间古道上走过,都能看见佛菩萨们的身影以及各种经变情境。在田间地头,院子里或者灶间,都能沐浴在佛菩萨慈悲祥和的目光之中。如果乐意,随时可以坐在佛菩萨造像脚下唠家常、诉说心里话。在每年那些固定的日子,举家出门上山,通宵达旦,祭祀成为生命的狂欢。巴蜀佛窟的捐资者和凿刻者们,绵延数百年锲而不舍,将自己的才华和生命凝聚在这些佛菩萨的造像中,寄托着他们和平安宁、幸福康乐的美梦。千年过去,沧海桑田,巴蜀佛窟依然见证和承载着国人历尽劫难而始终不渝的人生寻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传媒周报
   第06版:中国传媒周报·数字期刊
   第07版:中国传媒周报·国际
   第08版:中国传媒周报·市场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关注
   第11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人物
   第12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14版:中国阅读周报·非小说
   第15版:中国阅读周报·生活
   第16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史·童书
伦敦古都的神秘两面
巴蜀佛窟:国人那历尽沧桑的美梦
编辑荐书
我与老年痴呆症父亲的故事
林屋山民送米图:官民关系的重要见证
旁观他人之旅行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非小说14巴蜀佛窟:国人那历尽沧桑的美梦 2012-09-11 2 2012年09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