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低等公民形象
亚马逊的自助出版项目KDP(Kindle Direct Publishing)最早培育了一批有百万销量的自助出版作者,近来,又有戴维·巴尔达西、阿曼达·霍金、凯利·威尔金森等几位作者跻身Kindle百万俱乐部之列,使其会员人数增至十余人。
阿曼达·霍金在两年半前选择KDP出版,仅仅是为了凑足旅费去观看《布偶秀大电影》(The Puppets)编剧吉米·汉森在芝加哥举办的展览,没想到这本吸血鬼题材小说《浓情似血》(My Blood Approves)异常火爆,月销量从最初的200本,10个月后增至10万本,去年3月,在线总销量已过百万,她随即拿到了麦克米伦50万美元的预付款,该集团旗下的圣马丁出版社买下了她的4本YA系列图书“Watersong”的版权。凯利·威尔金森也在今年3月成功牵手麦克米伦,凭借去年第4季度Kindle榜单冠军的荣誉,他的“杰西卡·丹尼尔”系列3本小说为他赢得了6位数版税。
亚马逊并不是这股自助出版浪潮的唯一赢家。Wattpad也成功地将不少自助作者推到读者面前。去年1月布里塔尼·杰拉哥特里斯将其YA小说《生活是一个女巫》(Life’s a Witch)发布到该社区网站,至今已在该网站拥有1300万读者群。今年2月,西蒙与舒斯特青少出版部以6位数高价买下该书及前传、后传共3本书的系列版权。
两年前在Wattpad上发表作品、至今点击阅读量突破1700万次的17岁作者阿比盖尔·吉布斯,今年9月也与哈珀·柯林斯签订了“与吸血鬼共进晚餐”(The Dark Heroine: Dinner with a Vampire)全球英文版权,预付版税也是6位数,像《格雷的50道阴影》的作者E.L.詹姆斯一样,吉布斯也是受“暮光之城”启发创作了吸血鬼题材作品并在社区阅读网站率先发布,她目前已进入牛津大学英语系学习。
巧妙运用价格杠杆进行促销,是霍金和威尔金森等自助出书作者的作品获得百万销量的秘诀。在最初把作品发布到社区阅读网站时,第一本的定价都是0.99美元,很快售出了10万册,发布系列第二本时把价格提升到2.99美元。吊起读者胃口的作品,销量很快突破100万册。
之后,获得传统出版社签约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些有百万销量的作者,凭借其庞大的读者群和新书的市场潜力,可以为出版社带来几乎是零风险的收益。
当然,这些作者的成功也离不开社区阅读网站以及作者自建网站的宣传。通过在 Facebook、Twitter和 YouTube 上发起讨论,引起读者关注,然后发放电子书试读本,提交给书评博客,在亚马逊上找金牌书评人,向读者发电邮,形成口碑效应及对广大读者的影响力。这一系列促销方式是自助出版作品销量大增的保证。
根据美国Bowker市场调查公司的统计,去年美国共出版35万种图书,其中15万~20万为自助出版图书。自助出版的浪潮让许多出书无门、多次被拒的作者,告别低等公民的传统形象,这也推动自助出版成为一个严肃的产业。当然这也为商家带来了不菲的利润。而商家吸引自助出版作者的武器是提供高达70%左右的优厚版税,这比传统出版社给出的15%(印刷版)~25%(电子书)的版税高出不少。与此同时,新增的数量庞大的智能手机和阅读器等阅读设备用户群,正好构成了自助作者发布作品的读者群。由此,自助出版形成今天的火爆局面不足为奇。
出版社的“作者关怀年”
说起自助出版其中的艰辛,这些作者有不少苦水要倒。以前,想在传统出版社自费出书的人通常要花费5000到1万美元,找人编辑原稿、进行封面设计然后才能够出版,作者还要自购几千册图书。而现在,通过社区阅读平台发布作品,作者也要考虑封面设计、校对以及通过博客、twitter或Facebook推广等繁琐的问题,还要与读者互动,与读者对话。霍金表示,“单是校对这一项就够让人身心疲惫了。虽然雇佣了自由校对人,还有读者帮助纠错,但电子书仍然到处是错误。这快让我疯了,我很努力地去做对事情,但是总办不到。它慢慢地从精神上拖垮你。”
2011年,美国自助出版行业从传统出版领域拿走了1亿美元。传统出版商已经感到了这团逐渐聚拢的“黑云”所隐含的危机,以前出版商因为数字化转型和市场疲软想降低成本和风险,于是选择减少出书规模,可如今这些被拒的作者通过自助出版的社区阅读平台已形成庞大市场,再不敢小觑了。哈珀·柯林斯和企鹅都是动手较早的出版社,他们纷纷创建自助出版平台,拓展社区阅读空间,挖掘市场潜力。兰登书屋、西蒙与舒斯特、麦克米伦等大社也都开始通过高价竞拍争抢原来所不齿的自助出版作品了。
2008年9月,哈珀·柯林斯推出了Authonomy.com网站,供未获出版的作者自主在线发布手稿。每月得票最多的手稿可再次得到哈珀·柯林斯编辑的关注,二次评估后仍有机会获得出版,得分高、评论多的作品可以由哈珀·柯林斯旗下的不同品牌出版。2011年4月,企鹅也推出了Bookcountry.com网站,这个社区阅读平台在短短7个月时间吸引了12万网民浏览。去年11月,又推出了一套免费的自助出版解决方案——网站增加了同行评论、搜索工具,便于作者的作品被搜索到,还新聘了一位有10余年图书出版经验的人员管理内容,此外,还提供封面设计工具及格式建议。作者可以对其作品免费进行15种格式的转换。在此基础上,作者如需出版图书可有3种付费模式供选择:一是作者可以请专业公司制作印刷版及电子版图书,费用为549美元,二是由该网站为作者编辑制作和发行印刷版及电子版,费用为299美元,三是网站只为作者制作和发行电子书,费用为99美元。今年7月,企鹅又收购了ASI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自助出版领域的地位。
在这股自助出版浪潮下,2012年,更多的传统出版社加强了对客户关系的建设,还有人建议出版社设立“作者关怀部”(Author Care),致力于与每位作者建立更密切的联系,鼓励他们参与培训帮助他们有效使用社交和传统媒体,及时了解作者反馈,改进部门效率和服务。由此看来,维系作者已经成了出版社2012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做服务还是做平台?
目前的自助出版平台(或称社区阅读网站)都不向发布作品的作者收取费用,但从经营模式上可分为三类。一类以亚马逊为代表,以提供需付费的出版服务为主要经营模式。它是最早也最具规模的自助出版平台。在KDP模式下,作者注册完图书和个人信息后,即可免费上传电子版,作者自己决定售价,并根据售价得到不同的版税分成——售价0.99美元时,作者能得到35%的收入分成(税后每本30便士),售价在2.99~9.99美元之间,作者可分成70%。KDP网站为作者提供各种出版服务,如对书稿进行拷贝编辑,价格在120美元以上,转换一本印刷版到Kindle电子版,价格为69美元。而要进行综合编辑、封面及内页设计、促销、宣传支持及视频片段等在内的全套出版服务,作者最高需支付4853美元。
今年7月被企鹅收购的ASI(Author Solutions)以及2002年创建的lulu网站都是以提供出版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为作者提供出版及营销带来的收入占了ASI年收入的2/3。lulu网站一开始以出版纸本书为主,2009年开始出版销售电子书。Lulu网站规定,每售出一本印刷版图书,作者与网站在扣除制作费用后二八分成。超过7500字的图书,其编辑费用为450美元,封面设计费用130美元,包括编辑、设计、版式等各环节在内的总费用可高达4949美元。
第二类平台以Smashwords为代表,他们以电子书发行为主要业务,除了在自己网站获取销售提成,还通过向大型在线零售网站发行获得提成,虽然这些网站不提供出版服务,但他们向作者推荐一些公司来编辑、设计和制作要发布的作品,作者需支付相应的费用。
2008年成立的Smashwords,两年多后即实现盈利,这与其在2009年就建立多平台发行业务,尤其是通过苹果iBookstore销售电子书不无关系。虽然就定价问题一直存有分歧,但最近Smashwords已与亚马逊达成协议,一年后将通过Kindle销售Smashwords上的作品。Smashwords向第三方网站提供30%的销售分成,利益共享,同时还向作者提供60%~85%的高版税。
在版税分成比例上,各网站有所差异,如Smashwords规定,每售出一本书,在按照PayPal支付交易规则扣除手续费后,与作者按15%和85%的比例分成;如果是通过第三方网站售出,作者、零售商和Smashwords分别获得60%、30%和10%的收入。苹果iBookstore给作者70%分成,巴诺给作者65%分成(电子书定价在2.99~8.99美元之间),谷歌的playgooglestore.com商店给自助作者52%分成。亚马逊的KDP和CreateSpace(出印刷版图书)给作者的版税分别为70%和80%。
Wattpad属于第三类网站,创建于2006年、面向智能手机用户的这一在线作者社区平台,主要通过广告获得收入。作者上传完电子书后,一般通过亚马逊的CreateSpace和KDP出版电子书和印刷版图书获得收入。Wattpad的用户多为年轻的智能手机读者,因此具有很高的用户粘性,它为用户免费提供出版工具,将内容制作成电子书,但规定作者每次只能发布一章新内容,这使作者能够及时获得读者反馈进行下一章的创作,使不同用户参与到彼此的电子书创建过程中。这种创新的模式已使其获得两轮融资——去年9月该公司筹资350万美元,今年6月又筹资1730万美元,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该网站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800万,有超过10万种自助出版电子书可免费下载。Scribd平台则不同,要求作者必须上传整部作品。该网站以销售电子书为主,没有发行业务。
比较这几类平台,一类是以促进传播、鼓励社区阅读、读者互动及帮助图书(在网上)上架的网站,如Wattpad和Smashwords,分别采取广告和发行的商业模式,另一类则以提供出版服务为盈利点,如lulu.com、亚马逊和ASI公司,如ASI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自助作者的作品提供收费的出版和营销,这占了总收入2/3的比例。因此也被冠以“贴牌”(white-label solutions)服务和虚荣出版的称号。相较于前者帮助作者发行作品的模式,此种方式被业内人士称为“虚荣出版”。
有不少人对目前的这股自助出版潮能否为继提出了质疑。目前60%的自助出版作者都是有5年以上写作经验的作者,长期游离于传统出版之外,借助自助出版网站提供的契机,积蓄多年的作品井喷式地在线发布,随后这类作品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少。而作者通过此类网站建立读者队伍并终获出版社签约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对此,也有人认为,在出版社面临数字化的种种挑战面前,自助出版可以帮助更多出书无望的作者实现愿望,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赚钱,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唯一目的,不少作者还将继续以这种方式创作,而自助出版的成本很低,是他们走向传统出版的理想跳板,因此自助出版方兴未艾之势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