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书评·童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反思哲学如何让青少年接受
《跨越时空的对话》李华平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5月版/36.00元
  ○申申(书评人)

  哲学能引导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不直接解决实际问题。

  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是使人在不断的反思、质疑、批判中获得智慧,继而超越自身、超越现实世界,这不仅使个人成为更优秀的人,也将促进国家的兴盛,甚至全人类的进步。

  在中国的历史中,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以哲学发蒙。儿童入学要学“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是新儒家哲学的重要著作。而当下哲学的没落,我想离不开两个原因:一是哲学的功用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而不在于增加实际的信息,即它是助人获取经验知识的帮手,却不是具体的经验知识,它能引导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不直接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哲学的表达方式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中、西方哲学发展至今著作众多,可惜要么寥寥数字要么晦涩难懂,哲学俨然成了一门“高大上”的学问,普通人只能将之束之高阁。因此,哲学的传播者们应该反思如何让哲学走近千家万户,尤其是被这个社会的未来——广大的青少年所接受。

  李华平的新作《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惊喜的感叹这或许代表着哲学在中国的复兴。作者李华平先生是当代中国知名的思想家、政论家,他的学术研究轨迹从青年时期的法律、政治研究和中国国家战略研究,到现在的世界危机研究和哲学研究,核心都离不开“政治”和“思想”。在他的著作中,处处可见他对中国和世界走向的高度关心。在《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中,作者以同苏格拉底的梦中邂逅所展开的一段“对话”为引,与27位已故中外名人进行了超时空的“对话”。作者把亚里士多德、叔本华、胡适、孔子、尼采、柏拉图等这些哲人的主要思想、学术成就、乃至生平轶事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聊天对话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那些伟人们就坐在自己的对面,和自己亲切地攀谈。作者以平等的态度和批判的视角将严肃的学术探讨和理论思考,凝重的道德探索和价值追求融入在轻松平实的语句中,亦张亦驰,亦急亦缓,让每一个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都可以酣畅淋漓地享受这充满着智慧和哲思的盛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上市公司年报分析
   第03版:国际出版集团年报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分销视野
   第06版:大众出版
   第07版:产业观察
   第08版:国际合作专题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非小说
   第11版:书评·童书
   第12版:书评·综合
   第13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14版:市场
   第15版:关注
   第16版:话题
童年的消逝以及长大意味着什么?
孩子们的第一本生命教育小说
编辑荐书
让孩子在游戏中懂得爱的意义
反思哲学如何让青少年接受
《中国首部百年个体童年史》:国内首部百年童年民间记录样本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童书11反思哲学如何让青少年接受 2014-05-06 2 2014年05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