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文化创意从摆设到实现价值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尹鸣枫

  文化创意,不是摆设,如何通过文化创意来实现价值的增值呢?

  “直接卖文化是卖不动的,通过创意将文化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才能将文化变成价值。”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在“2014品牌中国女性高峰论坛”(链接:2037期第12版《文化创意中的“她”经济:2014品牌中国女性高峰论坛》)上如是说。在他看来,不能把文化当成一个摆设,而应该将文化作为一个基本途径,完全可以利用文化创意的手段,解决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的问题。

  与此同时,艾丰谈到,当然,创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方面,创意是个性产品,而不是统一产品,创意好坏由购买创意的人决定;另一方面,现在存在着对创意的要求按照对物质产品要求来实施的问题,而不以质量为要求。作为创意的一种,文化创意的实现更需要不断探索。文化创意真正在中国的推行,从理论途径来说需要虚实结合,从实际操作来说需要实业家和创意家的结合。

  “创意是一个系统,从提出到实现,是创意家和实业家精神合并的结果。只有这样,我们中国的实业才能真正的在创新的轨道上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水平。” 艾丰说。可以看到,今天,在服装业、设计界、房地产业、互联网等许多产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思维、大文化下的品牌战略,通过将文化创意融入自身的产业中,借以实现跨界与价值。

  互联网思维

  把握文化变与不变

  在中国社会经济正在深度转型的今天,互联网思维的作用有多大?海尔CEO张瑞敏说过:“没有互联网思维,企业活不了。”

  对于文化创意来说,互联网思维应当如何运用呢?艾丰认为:“可能蕴含最大创新的领域是与社会和互联网的结合。这个领域就需要用创意的思维去研究。其中,技术是一种手段。如果只研究技术,不研究文化创意和社会需求,那么很多大的创意是出不来的,也就无从实现。”如果你不具备互联网思维,明天早晨起来,或许你就死掉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跟上潮流,并将自身文化创意与之结合。

  “今天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要把握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我们品牌追求和格调,变的是不同时代的玩法。”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认为。

  2013年以依文企业集团跨业投资《北京爱情故事》为例,夏华认为:“现在是电影发展的好时代,电影产业自身也是一个好产业,我们不会再傻乎乎一直做植入,不再仅仅做电影中的服装搭配,而是变成电影引导者之一。《北京爱情故事》与依文一样,坚持爱的主张。”

  此外,夏华感觉到社区和粉丝对品牌的重要性。“你今天没有粉丝就没有未来。对于品牌来说,粉丝就是VIP客户。”

  而且,这是一个人人都敢于表达自己性感的时代,“互联网思维就是越酷、越性感,越好”。目前互联网对于实体百货是有一定冲击,但依文那些有自己独特品牌影响力的线下体验店销售还在不断增长,主要原因就在于,“依文的卖场文化体验和服务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让顾客能更多地将时间放在体验上。至于消费者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消费并不重要,最终吸引顾客的,还是品牌和产品。”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企业和品牌都结束了自身的孤岛时代,需要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和融合。而在创新过程中,必须把握自身固有的价值,不能因追逐潮流而丢掉自己本身的个性。

  大文化思维

  将品牌精神融入内心

  专家指出, 在互联网思维之外,大文化思维在文化创意发展中,同样不可或缺。

  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印象系列”总导演、总编剧王潮歌在“2014绿公司年会”上表示,因为缺少文化思维,“中国制造”即使产品有了质量,甚至有了款型,因为缺少故事没有精神,还是不值钱。

  “今天几乎每家公司都知道了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却不懂得大文化思维对于撬动品牌价值的重要性。”夏华指出,“未来所有的品牌主要做好两件事:一个是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是塑造品牌的文化影响力”。所以,将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文化的影响力结合在一起并形成联动效应,正是依文在过去20年中积累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文化思维,夏华认为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情感和温度。例如依文现在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有几十万客户,他们十几年、二十几年穿依文、表述依文、讲述依文的故事,这是因为有了情感和温度。他们与依文品牌之间已经不仅仅是产品的关联,而是价值观的认同。

  第二,品牌精神。“要有爱的主张”,夏华说,“品牌最低的定义就是,是不是有人因你而来,是不是有人可以一辈子随你而去。”20年过去,依文的店里记录了每一个人买服装的时候跟谁一起,什么样的心境买的服装。2014年,依文投资几千万只做与爱有关的事情。

  第三,大文化思维最核心的就是品牌的贯穿和格局的形成。以万达为例,万达不仅仅是房地产,而是已经成为每一个城市生活中心,形成一个大文化贯穿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夏华认为,“今天的时代是焦虑时代,大家在互联网面前都变得焦虑,大家不知道该坚守什么,该创新什么,最重要你要明白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永远坚持我们做品牌那条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在国际舞台上能够有荣耀的一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上市公司年报分析
   第03版:国际出版集团年报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分销视野
   第06版:大众出版
   第07版:产业观察
   第08版:国际合作专题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非小说
   第11版:书评·童书
   第12版:书评·综合
   第13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14版:市场
   第15版:关注
   第16版:话题
让文化创意从摆设到实现价值
苏州文博会以“专业+产业”促融合发展
传统企业如何借力文化品牌创新?
巴林举行“中国文化周”
“盛装华彩:中国·东盟服饰文化展”在京开幕
2013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得分为64.96
文化部公布国家艺术基金章程5月1日起施行
中央财政未来3年投百余亿元保护传统村落
中国文化企业竞争力排行榜出炉
中国图书商报话题16让文化创意从摆设到实现价值 2014-05-06 2 2014年05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