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国阅读周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书香之家”越来越多
  ■何勇海(媒体人)

  近日,“2014·书香中国”系列阅读活动暨“书香中国·第四届北京阅读季”在京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3个“书香之家”代表接受了表彰。2013年3月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推荐活动,经过一年多的选拔推荐、专家评议,最终来自全国的996个基层一线家庭荣获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详见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996个“书香之家”,为我们绘制出一幅斑斓壮丽的“书香地图”。用一处报道的话来说,他们有的读书明理、知书达理,成为乡邻称羡的和睦之家、道德人家;他们有的购书藏书,将家藏图书赠予缺书少书之人,与人分享阅读的快乐;他们有的学以致用,读书成才,用阅读改变命运,回馈社会关爱……可以说,这些“书香家庭”引领了全社会的读书好风尚。

  不必讳言,如今这个时代,是一个物质时代。除了尚在上学的青少年外,很多成年人被物质主义左右,物质欲求高涨,精神需求萎缩,宁愿让生活充满“铜臭”,也不愿让自己和家庭有更多“书香”。业余时间多半是靠玩游戏、搓麻将、追剧等打发,不仅浪费大量时间,还让社会变得浮躁。今年4月21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而韩国人均11本,法国人均20本,以色列人均高达64本!

  在这种现实语境下看这996个有着浓厚读书氛围的“书香之家”,你不得不对他们赞叹有加。

  事实上,不管社会节奏行进得多快,我们每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每一个有阅读能力的家庭,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该学学“书香之家”,提起阅读兴趣,安排阅读时间,提升阅读数量,甚至让阅读成为一家人每天的必修课。要知道,读书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读书能提高家庭和睦与幸福指数。读书还会直接带动后代用知识改变命运。

  即便不是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即便没有购买藏书的经济实力,只要有热爱读书的高雅品位就够了,各个公共图书馆为你及家人打开了读书的大门。据报道,在广东肇庆市图书馆公示的2013年“读者借阅排行榜”中,一位名叫陈清霞的读者,以年借阅量近600本书高居榜首,引得众人咋舌!

  家庭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构筑“书香社会”要从打造“书香之家”开始。笔者期望,伴随着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的评选,尊重阅读、崇尚阅读的“书香之家”越来越多,在全社会掀起一股“人人爱读书、家家飘书香”的良好风尚,让书籍走入每一个家庭,让读书成为我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的爱好和习惯。

  有论者曾言:“酒香肉香不如书香,藏金藏银不如藏书。”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能对自己的儿孙们说,“平生虽未积富产,惟馈儿孙无价书”,那么,我们就为建设“书香社会”作出了莫大的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上市公司年报分析
   第03版:国际出版集团年报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分销视野
   第06版:大众出版
   第07版:产业观察
   第08版:国际合作专题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非小说
   第11版:书评·童书
   第12版:书评·综合
   第13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14版:市场
   第15版:关注
   第16版:话题
学者共话国内散文写作和出版现状
文坛新数字
精彩导读
第一时间书
期待“书香之家”越来越多
聚焦影像故事和思想声音及个体记忆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09期待“书香之家”越来越多 2014-05-06 2 2014年05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