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国阅读周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本报梳理夏季好书10大类200种图书 增补13种专业好书~~~让我们与书相逢,来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发现
本报梳理夏季好书10大类200种图书 增补13种专业好书~~~让我们与书相逢,来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发现
本报梳理夏季好书10大类200种图书 增补13种专业好书~~~让我们与书相逢,来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发现
本报梳理夏季好书10大类200种图书 增补13种专业好书~~~让我们与书相逢,来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发现
本报梳理夏季好书10大类200种图书 增补13种专业好书~~~让我们与书相逢,来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发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梳理夏季好书10大类200种图书 增补13种专业好书
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
让我们与书相逢,来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发现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任志茜

  写下《小于一》的流亡作家布罗茨基说过,“作为一个交谈者,一本书比一个朋友或一位恋人更加可靠。一部长篇小说或一首诗并非独白,而是作者与读者的交谈,是交谈,我重申一遍,是最真诚的、剔除任何杂念的交谈,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它是两个厌世者的交谈。”让我们通过阅读,在书世界里愉快地交谈吧。

  “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今日发布。趁好书冒了一茬又一茬,让我们及时翻检一下近3个月好书。

  “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依然按“小说、非小说、商业、文史、社科、科普、生活、艺术、教育、童书”10大类进行分类推展(详见本期报纸第9~14版,各类图书以今年4月~6月国内公开出版的新书为主,原则上再版书和修订版书不参与推展)。此外,从2015年开始,我们呈现每季专业好书推展。

  虽然读者口味不一,但我们确信,这个囊括了200余本书的榜单均为值得一看的好书,也代表了这一季的出版风向。我们已经尽量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好书发现,如本报书评编辑的眼界所见,书评作者的推荐,其他书评媒体的介绍,以及书店畅销书榜单和独立书店等各种榜单,当然还有出版社的自荐。但也定会有让我们有遗珠之憾的好书未能入选,对此,我们会在年底进行增补。

  每次甄选影响力好书,对编辑部来说,都像是一场战役,要为某些书的取舍左右为难。每次提名常常大大超出预定数目,我们只得在侧重出版社覆盖面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我们秉承不炒作、不媚俗、不趋时的原则,既兼顾市场表现,又凸显人文眼光,打捞好书。

  若,你能从书单中能找到心仪的读品,有所获益,我们,便心安。

  好书亮眼:一批优秀作家学者作品集结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谈他为什么写作时说,写书是一场可怕的、让人精疲力竭的战斗,就好像一场恶病长时间发作。如果不是受到某个既无法抗拒,也无法理解的魔鬼的驱使,谁也不会去干这种事。

  大约正是基于这样的内生驱动力,才能让我们看到诸多作家们精彩绝伦的书写。此次榜单,可谓惊喜多多。我们既能读到诸多大腕作家的力作,如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首涉官场的《曲终人在》,倡导风清气正;余秋雨以散文笔法写就的《空岛》,旨在寻找人生“彼岸”;红柯以大西北文化的交融为主题,写下充满诗意的《少女萨吾尔登》;黄永玉执笔《沈从文与我》,谈表叔沈从文对他的影响;陈丹青等著《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存留时代和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等等;还能看到许多新秀的精心之作,如颜歌描绘了川西小镇市民生活场景的《平乐镇伤心故事集》,蒋方舟以逃离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等等;以及名人或商界领袖的自述,如敬一丹袒露央视奋斗历程的《我遇到你》,原中信集团董事长、光大集团总经理孔丹口述自己人生和经历的《难得本色任天然》等等,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所见,在某种程度上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我们希望这些努力创作的作家们,在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和心灵的同时,能以特有的方式反映时代,同时更超越时代,期待他们的作品能经历风雨,成为传世经典。

  此外,还有诸多学者针对各自研究领域,对时代作出解答的佳作出现,这也反映了这些学者的睿智和良知。如黄仁宇以《我相信中国的前途》,透视百年中国历史进程,探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途径;陈平原以《“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陈来著《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与国学进行系统思考;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对大众哲学进行明晰论述;卢雪崑所著《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需要的哲学与思维修炼》,致力于弘扬孔子哲学传统;还有如雷颐著《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试图为中华文化的病症“开方”等。他们不约而同地,就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思考。

  这些学者的赤子之心从许倬云身上便可见一斑,榜单中所 收《许倬云说中国》是许倬云向中国同胞的一本交代之书,一本海外游子希望对中国人有用之书。他认为,因为有儒家和道家,中国人有一套进退自如的人生观,使得中国可以在最困难的时候,忍下去,还不垮,最得意的时候也不张狂。也因着这样的特点,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要扮演一个比前面更重要、更广阔的角色。

  安静阅读:不妨过既孤独又丰盈的生活

  “我的一位好朋友告诉我,读过的书,放在书架上之后就会死亡,成为一具尸体,只有它被下一个人再一次读到的时候,才可能重新焕发生命。”这句煽情的导读,成就了想卖掉1471本旧书的康夏,卖书的文章一经发布,康夏在几天内迅速获得网友的近百万购书款。但剧情随后狗血逆转,因为书不够卖,他另买了6000本旧书寄给读者。此事被网友揭露和爆料,经由互联网发酵,导致了其个人名誉的破产和一地鸡毛般的结局。这一卖书事件后,有人惊叹,原来只要有足够的煽情和营销之法,读书人的情怀就可以值高价。论如何正确卖掉1471本旧书,也成为今年5月中旬朋友圈的热词。

  在过去的日子里,人们热议的文化话题,除了这一事件之外,还有关于中国作家在美国书展受冷遇的讨论,以及许知远一边接受“中国青年领袖”的殊荣一边口不留情地砸场……甚至因为全民炒股风和股市暴跌,作家们和诗人们也将中国股市暴跌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纳入其讨论范畴。

  在这个时代,一方面我们“看到戏谑、放纵、娱乐性前所未有地释放出来,另一方面,道德、审美判断上的无所适从,又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和虚无感”。当我们直面时代的焦虑,到底怎么办,才能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快乐与平静?这也是我们进行影响力好书阅读推展的原因,不断阅读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之旅中探寻人生答案,阅读可以让在喧嚣中孤独的我们通过独立思考,过得丰盈。正如在我们推荐的艺术类影响力图书《一公分》中书写的,2013年刘小东游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画了一批画,每张画都由两块画布组成,中间是一公分的距离,暗示无法愈合的巴以关系。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理想总有些距离,我们不要一厢情愿地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这些距离。

  适度的孤独,有助于心灵的安宁。在生活类中,我们推荐了周国平的《人生不较劲》、吴晓波的《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索达吉堪布的《你在忙什么》,乃至《全民跑步:跑步者的全身健身计划》等等,这些书统统告诉你,该如何在小天地内,学会珍惜,认真生活,过得幸福。正如周国平在近年思考的,哲学的沉思,信仰的寻求,经典的阅读,教育的进程,生活的磨炼,终极的目的都是为了觉醒,这便是他主张的人生不较劲。盲目较劲往往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唯有具备不较劲的智慧,才能把劲儿节省和积聚起来,在正确的方向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幸福。

  时代的焦虑让读者寻找解压方式,这也是诸多涂色书大热的原因,我们选择了《秘密花园》入选今年第二季影响力图书艺术类好书,这个由奇幻花朵和植物构成的黑白世界,甚至带动了彩色铅笔的大卖。读者在一笔一绘中,安静地寻回自我。可以说,这是励志读物的“艺术版”变形。

  正如有人问股神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奥秘是什么?巴菲特回答:“独立思考和内心的平静。” 某种意义上来看,阅读就像投资,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发现,让我们在不断反省中,让内心保持平静,也如此生活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分销视野
   第04版:综合
   第05版:集团产经
   第06版:专业出版
   第07版:传媒中国
   第08版:世界出版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
   第11版: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
   第12版: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
   第13版: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
   第14版: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
   第15版:2015年度专业好书第贰季
   第16版:书评·综合
●第一时间书
●人物
●精彩导读
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
当新手作家遇上天才编辑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09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 2015-07-07 2 2015年07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