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如何避免与出版社、民营策划商争抢作者和作品资源?时下,对这些资源的争抢本已相当白热化,哪怕当当强调此举旨在挖掘市场增量,表明工作室/策划公司不必刻意强调当当背景,但若要取得更大效果,依然离不开热门资源,这就必然触动传统出版商的利益。那么,这是否会考验当当和出版商的现有合作,尚待进一步观察。
当当怎么保证自有图书的成效?当当将自有图书的主动权下放给了工作室/策划公司,这无疑考验当当对人的鉴别能力。同时,对这些方向各异的工作室/策划公司,如何从整体上加以把控,尤其是如何协调工作室/策划公司之间可能出现的竞争,也对当当的管理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更为重要是,当当只会在工作室/策划公司有需求时才会提供市场、渠道、营销等方面的支持,且将收费。这种非主动推进、不以一套成熟模式来贯彻的做法是否会导致当当的优势无法顺畅被工作室/策划公司所得到,从而影响自有图书的成效,值得考虑。
当当内部不同部门如何协同?当当今年年初大力推进数字业务,如今又介入自有图书,在全产业链延拓的背景下,当当的不同部门必然需要有更加紧密的协同合作,如纸电互通等。张巍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联系,但仅是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