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书评·童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商周:以童话异想抚慰童年创伤
《北川女孩的异想》夏商周著/新世纪出版社2015年9月版/19.80元
  关键词   冒险 童话 爱心

  这部复现汶川大地震记忆的长篇童话是一部沉甸甸的作品,但它并没有因为探照“童年创伤”而陷落于晦暗,而是借助主人公的异想来弥合童年的伤痛。

  ○王禹微(书评人)

  七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彻底打破了北川的宁静,无数人归于尘土;经过反复的酝酿斟酌,儿童文学作家夏商周推出了童话力作《北川女孩的异想》,纪念大地震7周年。这部作品从儿童视角出发,融汇现实与幻想、苦难与成长,叙述了8岁的地震生还女孩文雯拯救人脸兽爸爸的故事,直抵童年灵魂。

  文雯的爸爸文长远,是一位留下788个半奇妙童话的作家。为此,“大故事”的叙述中屡次套入了爸爸的“小童话”。一开篇,爸爸的童话《一只平行世界的猫》便预设了一个“平”世界,为现实世界的文雯搭建起幻想之桥;当她遭遇强烈地震、深埋于北川小学废墟时,一颗巨大的“五彩水滴”真正开启了她的地下冒险之旅;而后,通过凝视小洞口、想象自己轻飘成影子的方式,文雯四次进入“第二世界”。

  平行世界的创设,与其说是为了构建出两条并行不悖的空间叙事线索,不如说是表层叙述和隐喻言说交相辉映,在为精神主题的呈现造势布境。幻想世界里,爸爸变成了“人脸兽”飞飞达;现实世界讲述的小童话中,追求唯美的猫咪丽莎、颂扬爱与美的夜莺荷里美、驯养怪兽修修蛮的男孩阿顿等人物形象喻指默默无闻的爸爸。所以,无论幻想还是现实,我们都能对应着找到爸爸的影子。由此可见,作品中幻想世界与本真世界的来回交替、小童话在大故事里的适当穿插,都寄托着文雯对父亲的真切思念和对童话精神的传承。

  整部作品主要涉及三类人物形象的死亡。首先,爸爸在地震中为救护学生而牺牲,作者并不急于施予文雯失去至亲的打击,而是让美妙的“平”世界异想冲散她的绝望。文雯始终坚信,地下峡谷里会伸缩功、住大蚕茧却长着跟爸爸一模一样人脸的黑毛怪兽就是她的爸爸文长远。尽管妈妈一再逼迫她跳“删除舞”、杜一顺叔叔意图提高她的“实在指数”,现实世界的大人们为了消除她的“震后幻想症”做出种种努力,都无济于事。直至激烈的交锋过后,在所有童话人物的痛哭声中,文雯终于意识到爸爸已经走了。人脸兽进入光球,爸爸变成了一颗弓着腰、像在保护孩子的星星。这样的结局温情脉脉且值得回味。其次,文雯是整个一年级唯一的幸存者。关于同伴的死亡,作者巧思运作,把地震中殒命的好朋友果果、“小肥猪”张亮以及其他所有同学想象成在“平”世界里继续快乐成长的花朵,他们摇曳着人脸花瓣与文雯告别,留下了“长到地上见”的承诺和期待。再次,作品中文雯用猫乘坐花车“搬家”的故事消除了身患绝症的杜叔叔对死亡的恐惧。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西方经典作品里“死亡”的温暖书写,比如图画书《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与小艾斯本共度最后时光后安然地离世;再如幻想小说《马提与祖父》,祖父越变越小、最后永远“住”进马提的心里。同样,在《北川女孩的异想》中,夏商周巧用童话的艺术技法,对三类人物形象的死亡进行了升华,使它变得有触感,有体温,读来动人心弦。可以说,这部作品关于“死亡”的艺术处理方式,赋予了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死亡”命题一个更为开阔的美学意旨和更加有力的精神向度。

  毋庸讳言,这部复现汶川大地震记忆的长篇童话是一部沉甸甸的作品,但它并没有因为探照“童年创伤”而陷落于晦暗,也没有因为触及“死亡命题”而沉浸于哀痛,而是借助主人公的异想来弥合童年的伤痛。《北川女孩的异想》所涵盖的艺术体温和童话精神,使作品本身的审美效应和认识价值抵达至更高远更阔大的境界,在帮助受灾儿童心灵重建的同时,不失为一帖寻回现代人幻想力、至诚至善的良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大众出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业出版
   第06版:世界出版
   第07版:世界出版
   第08版:2015社店营销金案暨年度人物发布礼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文化·人物
   第11版:书评·财经
   第12版:书评·童书
   第13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4版:一线实战
   第15版:行情报告
   第16版:人物志
吴敏兰新书推广亲子双语教育
孙卫卫:熊小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夏商周:以童话异想抚慰童年创伤
二十一世纪推出国内首套全彩少年冒险小说《贝克沃德》
郭曼妮:培养不着力于竞争却有竞争力的孩子
不完美的小女孩VS最完美的“小仙女”
《西西》:那个可敬的小女孩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童书12夏商周:以童话异想抚慰童年创伤 2015-11-13 2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