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5年内,VR行业将会涌现大量的内容投资机会。在我看来,VR行业内容主要包括视频类、游戏类和行业应用。下面是我对VR行业内容发展及时间节点的判断与预测。
3种视频类VR值得关注。 首先,在视频类VR中,有三个小板块:第一类是短视频类(1~5分钟);第二类是大IP,如光线传媒在做的影视级大IP;第三类是VR直播。从2015年开始,由于大量的全景摄像机的设备融入,VR视频类内容会实施量产,所以2016年会是短视频最多、最快的产量年。短视频分为用入门级全景摄像机拍摄及发烧级全景摄像机拍摄,主要用于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原创内容),即个人可以拿着几千块钱的全景摄像机自行拍摄,这类是最优先量产的,也是比较便宜的,像优酷等网站具有搭载该类视频内容的优势,并将UGC平台搭建起来。另外,视频类内容为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的摄像机来制作的。目前,美国拥有影视级别的全景摄像机,价格上百万且需要定制,所以这就是为什么VR影视发展得非常缓慢的原因。大IP类的VR内容预测要到2018年才会上线。这样一来,内容分发平台在这两年仍旧找不到好的大IP来引爆用户。所以作为内容分发平台,只有一些短视频和一些短的VR制作剧,用发烧级的全景摄像机以及专业级的摄像机拍摄。VR直播目前主要在赛事、演唱会等方向比较火爆。但VR直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即虽然画面输出画质良好,但在传输过程中会削减画质的体验,用户体验并没有想象中良好。所以,VR直播在2017年或2018年才会有更好的体验与发展,2016年用户只能看到各种直播的内容出现。
中小型VR游戏可期,大游戏IP 有待开发。 游戏类VR内容分为两个不同的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小游戏。目前,VR游戏以大量的Demo为主,2016年会有一些可以玩的10~15分钟的游戏入驻PC端。此类游戏尚未达到让消费者特别满意的程度。我们预测,VR小游戏类,目前收费的模式比较困难,而且PC端的用户量也不是特别大,也就百万级的用户,所以导致游戏厂商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即无法变现,所以大量的VR游戏在做Demo。另外,大游戏的IP,如魔兽级别的大IP游戏爆发的时间节点可能在2018年。所以,目前是大游戏IP的早期投入、投资的阶段,需要1~2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投资回报,所以大游戏IP并不太适合小公司运作。从时间节点上来看,2016年~2017年,用户能够在各大平台上体验到、接触到的是中小型的游戏,虽然无法成为大的IP,但也算是入门级的VR体验。
行业应用类VR将会大放异彩。 我认为行业应用类VR是未来发展机会最多的一类,正如现在各类APP盛行一样,行业应用类VR将会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所以当下是行业应用类VR最好的投资时期。行业应用类VR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小板块,一个是To B(企业级服务)的板块,一个是To C(针对消费者市场)的板块。从时间节点上来看,2015年~2016年是To B的行业应用类VR的发展时期,大量的VR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无论是政府还是上市公司,都愿意为To B的VR内容买单,所以近两年有大量的To B行业应用突起。To C的行业应用类VR会在2016年年底至2017年慢慢发展起来。目前,全国To C的VR用户量不超过500万,To C的VR内容平台还没有商机,因此VR平台类企业必须先做起来,之后才有To C的行业应用的机会,所以我预测,行业应用To C模式,在2017年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