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海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心麻花:持续改进让原创成为经典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伊 璐

  “不断进行内容创新是企业活下来的关键。”在近期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价值重塑”为主题的文化经济创新论坛上,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艺术总监张晨如是说。

  当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而作为这一产业中的组成部分,文化企业也已经进入深挖发展模式,不断进行内容创新的阶段。尤其对于演艺企业来讲,内容创新带来的持续动力将会推动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

  开心麻花是一家内容企业,从2016年开始,开心麻花每年稳定出品2~3部舞台剧、2部电影。作为现在商业舞台剧市场的破冰者,张晨说:“开心麻花正在朝着集演艺、影视、数字娱乐、艺人为一体的综合喜剧内容提供商前进。”

  从“明星加盟”到“去明星化”。观众对于开心麻花的了解是从戏剧开始的。2003年,开心麻花做了第一部戏《想吃麻花现给你拧》。该剧在戏剧风格、表达方式上,包括台词、语言、形体、音乐方面的组织,很多元素区别于前人的作品,因此吸引了何炅等一线明星加盟。

  2008年以后,开心麻花开始调整,努力地“去明星化”,“因为长期依赖明星对于演出市场长久发展产生影响,不可持续而且成本压力过大。开心麻花和明星保持良好的创作关系,明星为开心麻花出谋划策是良性互动,但是如果让明星们长期在舞台上一场一场地演出是不现实的。”所以开心麻花从2005年开始考虑去明星化,到2008年摆脱了话剧的明星制。目前开心麻花拥有系统的演员培训机制,在管理系统上进行升级和创新。

  持续改进是让原创能够成为经典的唯一路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无中生有,而是持续改进,尤其在产品、内容生产领域。从开心麻花的经验历程看,开心麻花在不断地迭代、持续改进产品。以《夏洛特烦恼》为例,在拍电影之前,该剧已经在大剧场完成了700场的演出,至今已有近千场。每场演出后,都会做出细微的升级调整。开心麻花有一个传统,“新闻盘点+开心桥段+明星演出”,即会将发生的新闻添加到演出中。但不可忽略的是,添加新的内容也应该注重强调戏剧本身的整体结构和逻辑。

  从戏剧公司到喜剧内容公司的转变。对于开心麻花来说,正在经历从一家戏剧公司到一家喜剧内容公司的转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转型?我认为主要是市场发展的结果,是市场倒逼的结果。整个演出产业并不小,但是非常分散,具体分散到话剧、音乐剧、演唱会,到底每一个有多大呢?达到一个峰值以后,还有什么增长空间呢?比较有限。但从喜剧内容的需求来讲,这个产业到底有多大?可以说对于优质喜剧内容的需求是无限大的。”喜剧内容的传播不只是通过剧场,还可以通过电影屏幕、电视、互联网等所有的渠道进行传播,这才是真正的大市场。所以,开心麻花专注于做喜剧内容,全方位参与电影、电视、互联网喜剧内容的生产和提供。

  目前开心麻花开发“开心智慧剧场”系统。比如,一位观众在周末即将迎来结婚纪念日,想安排一些庆祝活动。此时,他恰好看到开心麻花推出戏剧《乌龙山伯爵》。于是,他在线订购两张戏剧票,在收到确认信息之后,还接收到来自开心麻花发出的戏剧演出阵容、剧场周边交通等一系列信息,甚至还推送第三方专车预定、周边餐饮等信息。演出当天,开心麻花为他推送观影提醒,并将以上附加服务信息一并给到。在演出现场,观众可以参与即兴互动获得奖品,演出结束还可以将信息分享到朋友圈。这样一个观影过程,是开心麻花将演艺与“互联网+”融合的创新,也是“开心智慧剧场”闭环系统的打造效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大众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成长教育/数字化教育专题
   第06版:教育出版
   第07版:分销视野
   第08版:专题
   第09版:中国馆记
   第10版:专题
   第11版:数据
   第12版:专栏
   第13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14版:专题
   第15版:创意城镇
   第16版:海外
快速发展的城镇带动英国创意产业增长
东亚艺术发展论坛关注“亚洲视野”
承担产业链“润滑剂”角色
开心麻花:持续改进让原创成为经典
“亚青展”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舞台
700余件西方艺术家作品将在济南展出
中国图书商报海外16开心麻花:持续改进让原创成为经典 2016-08-09 2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