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文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家国书事》不仅是一部书评集,更是启迪思想、沉淀智慧的求索之书,体现了当代中国高校学人应有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同时也生动记录了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阅读历程和思想图景。

  《家国书事》陈华文著/九州出版社2017年6月版/35.00元

  ○刘新颢   刘 佳(书评人)

  《家国书事》系陈华文博士继《最是书香》后出版的第二部书评集。全书分为“历史进程的刚与柔”“近代中国的伤与痛”“社会发展的兴与衰”“转型时代的思与行”“科学精英的诚与爱”5个部分,共收录各类书评文章71篇,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诸多议题。该书既有对世界文明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反思,也有对社会热点与科技革命的敏锐洞察,还有对当代国人价值观念与信仰建设的深刻剖析。

  历史是深邃的、神秘的,阅读可以洞察历史,置身于历史变迁的真实场景,领略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书中的《多维视角下的全球历史》《英美崛起之秘密与反思》《不可思议的文明古国》等文章,立足历史与现实、西方与东方、过去与未来的大视野,对人类文明历史的变迁与规律,对中华文明的时代境遇与现实挑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的联系日趋密切,文化的交融、交流、交锋也日趋频繁,在被誉为“地球村”的空间中,文明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正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全球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亘古长青,要在同质化的时代中,保存中华文化的历史根基和中华文明的民族特性,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意识,并大力发展和弘扬本民族文化,中国未来之路才会更加顺畅、通达。”

  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之必然,转型时代一方面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堆积了不少社会性问题,还提出了许多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难题。无论对于个人、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顺应时代转型发展大势,在转型时代下谋求可持续发展之道,都是极其重要的。书中对转型期间国民信仰、企业创新、经济改革、乡村治理等议题极为关注。作者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一文中指出:新常态是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不可逆状态,其核心是经产业结构布局的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新常态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自主创新,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大力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喧嚣时代呼唤工匠精神》一文则对新常态下工匠精神的培育和时代性转换作出回应,认为中国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和一流的标准,更应当“温故知新”,重拾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要把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一项社会工程,给予其应有的社会尊重和人文关怀。

  陈华文虽然身处象牙塔,但是知识的视野向外,关注历史与社会,更关注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历程及其蕴含的科学精神。书中第五辑“科学精英的诚与爱”中,集中介绍了竺可桢、茅以升、华罗庚、陈省身、黄万里、钱学森、钱伟长、邓稼先、袁隆平、师昌绪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的科研历程与生活轶事,生动刻画出这些科学巨匠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和无比坚定的爱国情怀。这些科学家不仅为在探究未知世界和自然规律中建立了功勋,更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养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奋勇前行。正如陈华文在书中所言,这些科学家及其人生信条,其中“所显示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科技创新精神,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的精神财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报道
   第03版:商报·京东数据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06版:文学
   第07版:中国阅读周报·童书
   第08版:中国阅读周报·综合
   第09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10版:文创中国周报·艺术大观
   第11版:文创中国周报·创意城镇
   第12版:文创中国周报·创意城镇
《岁月在记忆里重逢》讲述老年人的真实故事
读书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世间,总会有些人和事让你感动不已
书写一滴露水养育的乡愁
《有琴一张》聚焦独特音乐人生
伍子豪出版逻辑故事集《公园东门马戏团》
“一线故事”第三季展现建设者创新之美
中国图书商报文学06读书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2017-07-04 2 2017年07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