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信息: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是任溶溶的童年主题散文集,所选作品睿智幽默、富于童趣。一位九旬高龄的文坛泰斗,以朴拙文笔向小读者娓娓道来,让人深切感受其赤子之心。作者站在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的老作家的立场,回顾自己具有时代特色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作家简单、快乐的个性魅力。书中配以任溶溶儿子所画具有时代特色的插图,可谓独具特色的父子合作。
导购建议:从首发到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推广,再到媒体推荐跟进和后续不断的传播发声,让该书一直保持市场热度,成为销售超过10万册的畅销书。
销售超过10万册,从2015年推出至今获得多个奖项,入选各类榜单,《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已然成为一本“畅销书+常销书”。浙江大学出版社阅读总监平静对记者说:“这一成绩的取得,来自于营销宣传凸显图书特色亮点,发行渠道线上线下双管齐下,重视专业人士和终端读者互动的共读传播,将重点营销和节点宣传相结合,长期进行动态维护,持续制造关注度。”
凸显名家经典全新原创概念,打造不老童年永恒记忆宣传点。该书作者任溶溶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一生热爱孩子,笔耕不辍。可以说,“任溶溶”三个字的含金量就很高,因此可以借助任溶溶的名家影响力,抓住忠实读者。首先,其大量的原创作品、译介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少年儿童,拥有大量忠实读者;其次,其作品富于童趣,文学水准高,不仅是中国童书出版史上具有经典流传意义的重要文本,也是教育部推荐给学生的必读图书。《我也有过小时候》一书是其年逾九十创作的回忆童年的新作,兼具原创作品的独特性、名家资源的珍贵性。在图书编辑设计各方面,突出童年童趣、名家经典特色。此外,该书还有一个营销亮点:书中插图是任溶溶小儿子任荣炼手绘的50余幅具有时代特色的图画,是父与子首次联袂创作。
媒体与名家推荐,第三方背书提升权威性。口碑营销是图书营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在《我也有过小时候》一书的营销过程中,浙大社通过发掘提炼图书特色,吸引老师、阅读推广人、童书研究者群体阅读。对此,平静概括说:“行业媒体权威推荐,推动发行;各类评奖获得肯定,扩大影响。”该书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入选新阅读研究所2015中国好童书TOP100、妈妈眼中的2015中国原创好童书TOP10等权威榜单。同时,儿童文学名家梅子涵、刘绪源、沈石溪、殷健灵、郁雨君推荐,助力扩大图书影响。在媒体宣传上,《我也有过小时候》把握节点,从首发到后续推广,节奏鲜明。第一,举办高规格的新书发布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5年11月15日,《我也有过小时候》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举行。选择在这一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展会上亮相,可以吸引国内外读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第二, 通过行业媒体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多层面扩大业界影响力。该书推出后,迅速在相关行业媒体上发表书讯书评。例如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王帅乃撰写的“《我也有过小时候》: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对该书的艺术特色进行专业细致的剖析。第三,通过各自媒体平台持续宣传,不断累积口碑效应。浙大社发动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机构推介转发关于图书信息、内容选读、推介文章等。同时,抓住该书“我也有过小时候”所蕴含的童年主题,利用六一国际儿童节、父亲节、暑假、新年等宣传节点,进行重点主题宣传。
积极开展一线师生共读活动,直接带动校园阅读。中小学校师生群体是《我也有过小时候》的重点读者对象。基于此,浙大社积极开展相关线上线下活动。通过入选2016上海市中小学生读书官方推荐书单、浙江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全国“班班有读”共读书目、云南省中小学生读书征文大赛书目等多个有影响力的书单,成功进入书香校园阅读活动。以“班班有读”为例,其是国内知名儿童阅读推广公众号阅读导师团发起,每月由名师指导精读2本好书。每期参加班级数百个,学生逾万人。《我也有过小时候》被班班有读选为第3期推荐共读书目。借此机会,浙大社积极配合图书供应,并邀请任溶溶之子、著名出版专家任荣康,与全国各地参与共读活动的师生进行在线直播交流。
正是通过以上多渠道多层面多样式的立体营销,使得这本名家原创佳作从出版后迅速热销,然后持续常销,产生了深远影响,创造了销售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