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作《思维导图(全彩少儿版)》(化学工业出版社)MG动画短视频项目为例,一开始双方在敲定书目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展示思维导图这个动态过程。这是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敲定的办法是,通过ppt+录屏的方式展示思维导图变化过程。之后的难题是脚本撰写。一开始的思路非常单薄,先展示学习上的困难,然后推出三幅思维导图展示思维导图的三个作用,最后展示图书的基本信息,效果并不理想,整个视频内容不够丰富,缺少科普短视频的趣味性。于是,我们适当削减了短视频开头的问题导入部分,由之前的三个问题简化为一个中心问题,并且加快了思维导图的展示过程,在中间适当加入思维导图的理论知识。但是,怎样把理论知识展示得生动活泼而不枯燥乏味?我们想了很久,决定将思维导图的构成也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出版社的老师向我们提出了另一种展示方式——用before和after的方式进行对比,突出思维导图的高效率。于是我们在前面三幅思维导图中再次进行筛选,留下一幅最具代表性的思维导图。此时出现了另一个问题,两者是同时出现还是一前一后?两者同时出现的话,对比效果更加强烈,却让人看不清;如果是先后出现,那么对比效果会有所减弱。我们将两种方式都试验了一遍,最终决定采用第二种。剩下的就是把之前用思维导图展现部分用文字+简单的动画图片进行处理,最终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结起来,我们的项目制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三个问题导入+三幅思维导图展示三个作用+图书基本信息。第二阶段一个问题导入+书的构成+加快的三幅思维导图+图书基本信息。第三阶段,一个问题导入+书的构成+一幅思维导图对比凸显+三个作用+图书基本信息。
与注重文案策划的思维导图不同,我们在制作《奇妙的半圆形》的时候,将重点放到了技术上面。《奇妙的半圆形》是针对学前班的儿童,书本内容更为简单,图案更大,所含的科普性也不多,无法进行深度挖掘,主要还是一些思维拓展。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双语。但是相对于琅琅上口的中文来说,英语太长,难度也较大,家长也会觉得这本书可能不适合现在的宝宝,会打击家长的购买欲。最后,我们决定运用大量的动画展现出这本书的特点,用一个问题引入,在解答,重复三遍后展示图本的基本信息,简单明了,益智趣味。
如何将书的内容转换成动画非常考验我们的技术。不仅是制作技术,还有平面设计。我们先将画面拍下来传入电脑,然后结合ps和pr制作出最简单效果,比如说嘴巴的闭合,瓢虫的爬动等动画效果,最后再加一些视频转场特效,视频才算完成。
在做图书短视频的过程中,校内老师和业界编辑老师共同把关审核指导,整合行业资源,真正实现双导师制。现实的状况是,很多新媒体行业不愿意招新闻出版的学生。但学生们如果尝试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整个短视频制作拍摄过程中,从前期构思到后期运维,都有所涉猎,有更好的技能、更成熟的思维体系傍身,就能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更好地实现就业。
目前,我们主要精力还是在抖音短视频的运维上,后续将逐步拓展到B站等新平台,以及运用AR、VR等新技术上。(隗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