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能在无限时空中自由飞翔的,唯有人类的精神创造物吧,因此,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才这样说:“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宫梓铭、赵文瑞、李天翼3位17岁左右的高二少年,在繁重的学习备考之余,借助谷歌翻译软件,偶然开展了一场难能可贵的“逆文学”的创新之旅。这部仅用1周时间就完成的作品,不仅在学校活动中得到了同学们“真金白银”的支持,而且得到了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怒波,以及《科幻世界》杂志总编姚海军的肯定与推荐。2019年9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亲笔题写书名的《将逝之诗》。
《将逝之诗》一书,充分呈现出了3位少年作家的宏阔视野、广博知识、开放心胸和菁英立场,一言以蔽之,充沛的少年气。看完该书后,我认为可以把佩索阿的名言稍作改动,因为少年之心借助高科技之翼所创造的世界,会略大于整个宇宙。
《将逝之诗》虽假托冰岛诗人古戈尔·权斯莱特(Google Translate)为作者,实则谷歌翻译软件就是真正的参与创作者,它与少年们偶然随机输入的各种语言字母同时存在。因为3位作者在输入各种他们根本不认识的字母之际,全然不知即将呈现在界面右端文本框中的“答案”是什么。
这种未知的组合,像一个完全自由的游戏,从而更接近诗的本质。正如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给母亲的信中所说:“写诗,是人的一切活动中最为纯真的。”海德格尔为其注解时称,因为诗可以自由地构拟出意象世界,沉浸于想象之域乐而忘返,由此写诗就真正达到无利害的超脱。
将最先进的技术作用于人的创造性工作,提升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甚至帮助人类抵达自己从不知道的领域。此书就因此绽放出基于技术赋能的随机之“魅”。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的预言,似乎为《将逝之诗》的价值做了一个注解:到了2026年,谷歌的主营产品将不再是搜索,而是人工智能。当然,人类是唯一拥有自我意识的物种,不一样的思维才是创新的来源。
奥斯卡·王尔德曾说:“只有青春才是生活的主人。青春拥有一个在等待他的王国。每个人生来就是一个国王,但是大多数人都像大多数国王那样死于流放的生活中。”《将逝之诗》显示了可贵的少年气,3位少年通过创造一个世界,重归等待他们的青春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