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精品推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段珍贵的史料复现:中国人民银行的源头
《红色银行》张卫平著/安徽文艺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联合出版/58.00元

  关键词 革命战争史 金融战 一手史料

  ○崔昕平

  张卫平新作《红色银行》是一部献礼建党百年、回溯革命胜利、再绘时代风云的精品力作。作品以珍贵的史料为承载,以扎实的民间立场,生动复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源头——兴县农民银行的艰难组建,以宏大的背景、众多的人物,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以刘象庚等为代表的、有热血、有抱负的民众群体从无到有,建设、护卫经济命脉,为整个晋西北战局做出的巨大贡献。罕为人知的金融斗争史,浓郁的晋西北地方文化,质朴的民间情感、家国大义,涤荡人心。

  《红色银行》显见的创新意义首先来自于题材。回溯我党的革命战争史,经济工作是决胜的物质命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当代革命历史题材书写中,正面切入的战争描写数量居多。对战场外的战争书写,相对集中于地下工作者谍战题材。居于更后方的、更隐秘的、也是一切战争与斗争基础的经济斗争书写尚属罕见。《红色银行》正是这样一部以文学形式书写的、战场之外的革命金融斗争史。作品所取材的兴县农民银行,是兴县开天辟地第一个银行,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中由我党掌控的较早的银行。在兴县建银行,这个决定影响了整个晋西北战局。兴县农民银行一度成为金融战、经济战的斗争“前沿”,而且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诞生源头之一。

  与题材新意并行的,是创作的难度。《红色银行》的写作难度之大,在于这一领域远离战争历史主流记忆,需要作家从大量史料中寻找蛛丝马迹,提取关键信息,串联时间线索,并结合时代背景与历史战局探寻因果关联。跨越的知识领域驳杂,关联的历史事件纷繁,涉及的人物众多。作家起笔立意,需建立在历史实有之事、历史实有之人基础之上,又需以文学的形式对这些史料、素材作出贯穿与演绎,呈现富有真实性与感染力的场景与画面。为这一个选题,作家自2017年即着手接触资料,至建党百年的历史契机,完成了这样一部以根据地银行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红色银行》将兴县农民银行如何从无到有,由不可能变为可能,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印出根据地最早的货币,如何一步步壮大为西北农民银行,如何如贺龙所指示的,与和敌人针锋相对地打经济战、货币战,如何有力地支撑根据地的经济发展,最大限度支持当地抗战,如何为贫穷者发放低息和无息贷款,服务当地民众等巨大经济贡献作出了全景式的历史描述。

  作品中有多处直接引用了《西北农民银行史料》以及当时的《抗战日报》《解放日报》等纸媒的报道与社论文字,让最真实的一手史料发声。作品的尾声处,以兴县农民银行为主成立的西北农民银行在完成了它的一系列历史使命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这段历史的意义恰恰应该重新登上历史舞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红色银行》的创作意义正在于此。

  《红色银行》重现了黄河岸边对地方、对革命起到的巨大作用的、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家族,包括以刘象庚为代表的刘家、以牛照芝为代表的牛家等。刘家与牛家仅出现在小说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就有十数位。刘象庚在祖父建起的十六窑院办银行,在兴县抗日政府支持下,创办农民银行,“创造性地完成了北方局的指示”。刘家、牛家的儿女们,如刘亚雄、刘竞雄、牛荫冠、刘佩雄、刘武雄……前赴后继地投入抗日战争的第一线。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意义,并不仅仅是重现那段艰难的历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表达革命历史事件的当代意义和当代价值。阅读《红色银行》这样的作品,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会由衷感叹,“这是他们为抗日成立的银行,也是他们作为个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所能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智慧和努力的一部分!”这一群有热血、有抱负的人物,在艰难的、危机四伏的历史背景下,以金融为支点,支撑起晋西北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斗争史。这项红色事业昂扬着动人的精神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出版专题
   第04版:出版报道/百强团队
   第05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06版:中国阅读周报·月览
   第07版:中国阅读周报·月览
   第08版:精品推荐
   第09版:成长教育周报
   第10版:成长教育/家庭教育
   第11版:成长教育/书香校园
   第12版:成长教育/教育资源
看5000年全球海洋史 探大国崛起之秘密
一段珍贵的史料复现:中国人民银行的源头
感受红色故事的精神感召力
褪色泛黄的书信纪念无比真挚的情感
历史写作新框架:将武则天纳入“女性历史”来研究
中国图书商报精品推荐08一段珍贵的史料复现:中国人民银行的源头 2021-11-05 2 2021年1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