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成长教育/教育资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科技创新基地 聚焦三航科技主题研学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科技创新基地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科技创新基地积极研发中小学航空航天系列化课程,走进各中小学开展校园航空航天科普活动、社团活动和教师培训。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经完成了中小学生航空科技创新教育“未来航空工程师”系列课程的开发设计,该课程迅速在西安市多所中小学校开展社团活动,已覆盖千余名学生。

  据悉,“未来航空工程师”课程首创国内青少年航空科技创新教育完整体系,配备歼 20 总设计师签名题序的参考图书,涵盖探秘飞行器(航空器、航天器)、手掷飞机设计、动力飞机设计、初级固定翼遥控飞机设计及操控、百变无人机、编程无人机等,整个课程体系紧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总要求,贴合STEAM和创客教育提出的工程师培养理念,围绕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系统培养学生。

  “未来航空工程师”课程区别于传统体育竞技领域的“航模”教育,以西北工业大学为技术背景支持,对标“陕西省中小学生航空创新设计挑战赛”进行课程设置。从飞行器的创新设计、培养“未来航空工程师”的角度出发,将飞机设计、绘图、计算、测量、制作、组装、试飞、调试融入整个航空科技教育体系。该课程体系以解决中小学教研教学问题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一站式课堂教学产品和服务,多维度解决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瓶颈问题,真正实现小、初、高全覆盖、多场景的系统化航空科技教育教学目的,更贴近当下中小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实际。同时,为解决各中小学航空科技教师师资问题,基地还联合各区教育局广泛开展航空科技教师培训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动手实操、课题研究、航空竞赛等活动,扩大中小学教师的航空科技知识储备,锻炼教师运用航空基础理论与各学科知识的跨学科融合能力,提高教师的航空认知和航空科技教学能力,为近一步促进航空文化普及和航空科技氛围奠定基础。

  据了解,西北工业大学拥有80年航空教育的经验、60余年航模队航空模型的实践体系、40年无人机专业理论及18年航空科技创新基地的航空创新教学模式,为中小学生打开航空科普、三航(航空、航天、航海)科技的大门。三航科技研学经过5年实践探索、优化升级,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发设计20余种不同层次项目,内容涵盖校园游览、战机参观、航模表演、学子交流、专家对话、科技讲座、模型制作、课题探究等,形成了以三航科技探究为主体的多主题、多维度、系列化课程体,特别面向中学生开发设计新高考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研究性课题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西北工业大学近4年来接待了来自北京、陕西、四川、山西、辽宁、安徽、湖北、福建、山东、浙江等地的研学队伍,共20万余名中小学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出版专题
   第04版:出版报道/百强团队
   第05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06版:中国阅读周报·月览
   第07版:中国阅读周报·月览
   第08版:精品推荐
   第09版:成长教育周报
   第10版:成长教育/家庭教育
   第11版:成长教育/书香校园
   第12版:成长教育/教育资源
华东师大社开设儿童专属阅读空间
营地建设,出版业如何作为?
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为工业发展提供创新力
康康阅读庄园连锁营地 从“绿色阅读”到综合实践教育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科技创新基地 聚焦三航科技主题研学
官谷营地 让户外露营更专业
“我们的农场” 为劳动实践教育一体化服务
中国图书商报成长教育/教育资源12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科技创新基地 聚焦三航科技主题研学 2021-11-05 2 2021年1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