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霞
近年,崇文书局一直在诗词领域深耕。和以往出版的“一家之言”型诗词鉴赏类图书不同,今年4月出版上市的《中国古典诗词品汇》则以“集评”为特色,汇聚历代名家的不同评论,作者融通众说,犹如呈现一面棱镜,帮读者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诗歌,直抵背后的诗义。
鉴于目前的疫情态势,线下铺货已面临重重阻力。为了让《中国古典诗词品汇》触达更广的人群,我们迎难而上,努力寻求线上发力。图书上市后,与各大诗词国学类微信公众号进行联合推广,取得了一定曝光率和口碑后,我们继续在短视频赛道持续发力,制作推广了一系列视频,获得不俗表现。
借助短视频,推广古诗词有奇效
古诗词的美,大家都知道,但并非人人一读就能读懂。如何帮助读者跨过这道“门槛”?辛苦写就的千字推文,点击率未必高。读者即使点开,也未必能读完;即使读完了,也未必就懂了。相较于文字解读,短视频这一媒介方式,就表现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直观、好理解、传播速度快。
5月20日,我们推出了题为《古诗词里的爱情谐音》视频。在这个由特殊数字组成的美丽日子里,你可知道,古人的表白有多浪漫?视频时长2分钟,先来看部分文字。
你知道,520=我爱你。
那你知道,在浪漫的古诗词里,诗人如何用谐音脉脉传情么?
先秦时代,在召南地区,每逢仲春之时,当地的媒官便组织大龄未婚青年男女外出郊游,寻觅伴侣。一位姑娘眼看着梅子成熟,纷纷坠落,而自己青春流逝,却嫁娶无期,便不禁以梅子兴比,唱起了歌谣:“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女子借一首热烈而大胆的歌谣,机智地用梅子催促小伙子,快去请个媒官提亲吧。
……
不到500字,转换为视频字幕,在主播的娓娓道来下,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崇文书局抖音平台数据显示,该视频上线后,不到1小时点击量2.4万。这条短视频在私域流量池的引爆,也带动了图书曝光率,加大了读者在其他平台对《中国古典诗词品汇》图书的搜索,进而向公域流量转化。
贴近大众需求,找准选题持续产出
出版业内一直有个共识:内容为王。在短视频这个新的营销赛道,一条视频要吸引读者,依然是内容为王。
继《古诗词里的爱情谐音》短视频之后,我们贴合时令,推出了《芍药季,静待花开终有时》《从苏轼词看端午习俗》《夏至已至,愿所有美好如约而至》等视频。《梦华录》热播期间,我们以“东京城的繁华”“宋人喝茶带‘拉花’”“倾盖如故”“冰饮”等角度,制作了一系列视频,既介绍了相应的文史知识点,又向读者普及了相应的诗词。
诗词描绘的世界,是古人曾经生活过的鲜活世界。经由一个有趣的文史知识点,再来欣赏诗词,就很容易建立起读者和古诗词间的情感共鸣。后期我们继续围绕《中国古典诗词品汇》所收录的诗词,精准选题,拍摄产出内容,给读者一个持续的印象,积累用户。
美女主播加持,视频制作精良
短视频的类型,我们采用的呈现形式是人物讲述型,美女主播小嘉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国古典诗词品汇》这套书的责任编辑之一。小嘉多年深耕诗词领域,对古诗词的理解早已内化于心,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温婉,加上甜美的外形,端坐在镜头前,为我们娓娓道来这些美丽的诗词,是最合适不过的主播人选。
有了“美女主播”的加持,视频制作也更加精益求精。根据前期视频播放的反馈,我们在制作上做了相应探索和调整,拍摄手法和剪辑也做了迭代升级。比如剪辑,根据文稿插入相应的诗词、书法作品、馆藏作品等,丰富视频画面。
在疫情冲击下,传统出版业正处在思变、转型、盈利模式转变的十字路口。我们错过了短视频飞速成长的黄金时期,但好在,我们依然保持着一份出版人的冷静和自觉,争取赶上短视频这个浪潮,助力《中国古典诗词品汇》,帮它走得远些,再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