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运
通读《原则:生活和工作》一书,本人感触颇深。古人云:四十不惑,这是一个消磨了梦想和精力的年龄,是一个易失去激情与冲劲的年龄,也是一个懂得了牵绊和责任的年龄,是一个刚开始归纳和总结的年龄。讷于言而敏于行,把人生中散落如珠子的、零零散散的观点捡起来、串起来,仔细打磨,形成自己思考和行为的原则,真正做个有原则的人。
原则一:为自己做主
有两层思考:一是掌握主动权,在心态上让自己处于主动位置,做任何事都是为自己而做,而不是被迫去做。生活上为自己的选择拥有了负责任的勇气,可以品味选择带来的惊喜。工作上站位高一点,领导的指示更多的是从他所在的角度给你提供的参考建议,你才是工作的负责人,掌握主动做事的心态,打开格局。
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尤其面对新一代90后、00后同事们和10后的子女们,不要打着爱的名义要求他们,不要用老习惯、老方法要求他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解决方法,聚焦在思考更好的方法,来实现目标,遇到冲突和纠结懂得调整和转变,懂得放弃和拒绝。
原则二: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的意识更倾向于从众,这是我们从小所受教育的一个负面影响。比如每次策划选题都是把思考的过程替换成生搬硬套标准答案的过程,多以跟风、模仿为主,并以此作为评判所有类似问题的依据。再比如员工遇到问题就问中层领导怎么办,中层领导不敢下决定就说听社领导指示,层层往上递交问题,却没有从源头上分析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提出解决方案供社领导决策。
在领导的大局观和集体决策的良好制度下,出版社要营造一种敢于担当、勇于实践、允许犯错,但不能罔顾教训一错再错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解决问题、寻找出版社特色的经营策略,风物长宜放眼量,培养员工独立性、行动力和越挫越勇的品质。
于个人而言,多读一些训练逻辑思维的书籍,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经常问自己“怎么办”的习惯;记录自己对事情的思考、判断和解决过程,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另外,独立思考的同时,要善于、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
原则三:与时俱进
学会让自己“保鲜”,倡导终身学习,能力超前可以创业,能力与时俱进方能维持工作,否则终将被淘汰出局。只有不断追逐新的目标,或在原有事物中追寻新的深度,才能实现一次次的升华与提升。出版事业是大家共同实现理想价值的平台,出版社需要搭建好不同层次的平台,构建平台深度,员工也要不断学习才能有能力不断追逐新的目标,这是一种互相实现价值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是螺旋式自我提升的方法。而当逐渐学会独立思考,也更懂得为自己做主了,两者相互促进。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