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曹文轩的作品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韩文、希腊文、瑞典文、爱沙尼亚文、越南文等文字,被外国出版社购买版权的作品达30种,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外文版本有35种,有些甚至被选入了国外的高中课本。
在众多的中国儿童作家中,曹文轩为什么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走向世界的人?
海飞认为,世界选择曹文轩,选择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理由非常充分。一是典型的中国性。曹文轩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纯纯的中国儿童的生活故事,纯纯的中国田园生活的景象,纯纯的中华民族的文学语言,纯纯的中国式的朴实善良,饱含着中国文化的底蕴和精华,彰显着中国文学的希望和力量。二是准确的世界性。曹文轩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对世界儿童文学了如指掌,而作为“学者作家”,曹文轩把文学的理性和文学的激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曹文轩作品始终坚持以世界经典为参照系,始终把持着文学创作的底线、文学创作的国际视野和文学追求应有的高度。三是唯美的艺术性。曹文轩对纯美文学的执着追求,对“诗性”美学的执着追求,对“忧郁的甜美或甜美的忧郁”这种高贵美学的执着追求,使曹文轩作品成了中国纯真纯美儿童文学的代表。四是多纬的文学性——文学的道义感、文学的审美功能、文学的悲悯情怀。
从某种意义而言,朱永新也是曹先生的同路人。多年来,他一直把阅读推广视为其生命的重要一部分。因为工作原因,朱永新常常在各地行走,与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孩子沟通、交流。在旅行和考察中,他发现,虽然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却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一个孩子在童年构建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感恩、善良等品德,就是构筑自己成人世界的基石,而且这种构建相当程度上是以阅读为手段。”从这点来说,朱永新认为,“应该感谢曹文轩。”“在曹先生身上,有着一种近乎可爱的固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儿童精神,他才会在商业大潮冲击下,以美为武器,选择了为儿童而坚守、而担当。有担当的童书,才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创造出美好与感动,才会让读者忘记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和年龄差异,让每个读者都在那一刻成为幸福的孩子。”这就是曹文轩的作品能够走得如此之远的原因。(齐 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