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往年畅销的跨媒介少儿图书产品虽然在今年的少儿榜单中表现不是很突出,仅有《喜羊羊与灰太狼4开心闯龙年电影连环画》(人民邮电出版社)凭借同名电影的超高人气入榜,且系列产品形成合力,在玩偶、舞台剧、手机游戏等多种媒体中均有上佳表现,而往年上榜的“赛尔号”系列、“洛克王国”系列等作品今年并未进入少儿类畅销榜前列。此结果不能排除一些非传统渠道对传统渠道销售份额的分流,例如校园周边文具店等对这类产品的销售都有涉及。特别是新兴渠道的开发对跨媒介少儿产品的拉动表现明显,如上海童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多媒体多渠道的运营策略,包括与国内知名的文具厂商晨光文具进行合作,效果颇佳。
此外,今年上半年榜单中,“公主”题材的作品表现不俗,如《阳光公主/芭比公主故事》(湖北美术出版社)、《小公主梦想故事/芭比亲子故事》(湖北少儿出版社)、《美人鱼公主/芭比公主童话故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其中前两种为少儿畅销榜TOP20“新贵”。此类少女读物大多从欧美国家引进,与主流少儿文学作品多为国内作者原创形成了对比。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80后一代不少是抱着“公主”玩偶长大的,因此主动为孩子选购此类印制精美、价格不菲读物的意愿也更强烈些,值得出版社关注。
“黄金时代”能否延续?
从阅读趋势变化来看,随着社会和家庭对素质教育的推广,少年儿童正从简单的功能型阅读、从众型阅读逐渐向知识型阅读、愉悦型阅读、个性化阅读转变,幼儿启蒙、科普读物、动漫、儿童文学、儿童财经、语言教育、手工制作等品类的丰富,促进了阅读选择的多元化,数字阅读也正在成为少年儿童阅读的新形态。
从竞争格局上看,尽管全国90%以上的出版社都进入了少儿图书出版领域,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种的竞争力,专业少儿社依旧保持着领先地位。在专业少儿社阵营中,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华东六省少儿社、接力出版社、童趣出版公司等老牌实力社市场表现突出外,近两年来,部分曾一度有些沉寂的少儿社也有不少作品销量颇佳,显示出新的活力,表明少儿图书市场正在形成一种比较健全的少儿出版格局,而机构品牌趋于稳定,品牌的价值会进一步彰显,优秀的少儿出版机构会日益显现出良性循环效应。
中国0~18岁的未成年人有3.67亿人,年新生儿数量达1600万,庞大的人口数量、个人收入增加带来的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以及全社会对全民阅读的持续推动,使得童书市场强劲需求可期。有业者认为,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不仅仍将保持“黄金时代”的增长态势,很有可能进入更快速增长的“高铁时代”。
消费需求并不代表行业的前景。在中国出版协会少读工委主任海飞看来,我国少儿出版尚存四方面问题——缺乏集约型的少儿出版格局,盈利模式单一陈旧,品牌短缺、无影响力,数字化进程缓慢。能否破解这四大课题,成为决定少儿出版未来命运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