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绮(1914-2005),号“九一”,祖籍江西修水,是北宋书法大家、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的三十二世孙。早年师从闻一多、朱自清、罗常培、王力等学界名宿,打下了坚实丰厚的学术根基。黄绮先后在安徽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黄绮一生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出版了富有创见的研究成果,其语言文字学专著《解语》、《说文部首讲解》、《说文解字三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诗词创方面,黄绮终身创作,诗词曲集《归国谣》,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作,曾得到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的高度赞赏;在书法创作方面,其独特的“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的“中国北派书风”,其“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海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1998年,黄绮将四百多件艺术精品和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由河北省博物馆收藏。黄绮用自己终身的辛劳与智慧铸就了一个文化奇迹,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复合型、创造型的文化大师的模式,给河北乃至祖国赢得很高文化声誉。
座谈会上,大家从不同角度缅怀了黄绮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学术、艺术之路,缅怀了先生高贵质朴的品格,一致认为黄绮是一个多元的河北文化符号,一位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大家,是一张永不褪色的河北文化名片。
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长赵铁信说:“黄绮对于中国书法如何继承与创新,中国书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于中国书法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作了有力回答。纪念黄绮、学习黄绮、研究黄绮、读懂黄绮,在当今有方向和导向的积极作用。”
河北省文联巡视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潘学聪说:“我从上大学开始跟随先生学书30余年,他对书法独到的见解一直在鼓励着后人,他的书法线条的文化内涵,一直在被很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去研究、去思考、去追求。”
河北省作协原副主席、著名诗人刘小放深深叹服于黄绮的诗词功力:“黄绮不愧为文字学家,他的诗词,从平仄格律,到用词用字,都相当讲究。当我们重新品味这六七十年前的作品时,依然感受到一个传统文人的家国情怀和高贵清雅的生命体温。”
此外,安徽安庆博物馆馆长、黄绮侄子黄光新作为亲属代表出席,现场展示自己为纪念黄绮先生百年诞辰创作的诗词、书法作品,已故书画大家王学仲的儿媳徐小荣现场讲述了王学仲和黄绮两位文化大家生前交往和友谊。活动中,国家话剧院艺术家张家声现场朗诵黄绮诗作三首,让在场嘉宾领略到了黄绮诗词的无穷魅力。影视艺术家郭法曾、播音艺术家纪青云朗诵了诗人浩漭为纪念黄绮百年诞辰专门创作的诗歌《大地为笺,笔帘留香》。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