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基金会执行主席安东·马雷舍夫认为,亚洲市场是发展最快且最具前景的市场,尤其是商业电影方面。俄电影基金会组织的任务不仅在欧洲市场,也在亚洲市场协助销售俄罗斯影片。从这个意义上说,香港是一个成功的切入点。欧洲和美国大公司均被在此推介。现在的香港不仅是中国的影视之都,也是吸引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电影的中心。走向亚洲市场将能帮助俄罗斯影视公司加强其与其它欧洲和亚洲消费者对话的地位。
过去,俄罗斯电影通常是为本国观众拍摄的。电影制片人在制定预算时只考虑俄罗斯观影者的喜好和购买力(及有意愿购买影碟的海外俄罗斯人)。不过,俄语互联网平台上最大的电影数据库“电影搜索”显示,很多俄制影片的简介上贴有的“全球首演”字样首先是指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如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罗的海国家。
然而,近年来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俄罗斯影片愈发增多。如阿列克谢·波波格列布斯基执导的《我如何度过这个夏天》、安德烈·兹韦亚金采夫执导的《叶莲娜》、阿列克谢·菲德尔琴科执导的《无声的灵魂》、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的《浮士德》等,这些影片不仅在德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全面上映,还登陆美国和加拿大,并频频亮相电影节。
除了独立拍摄影片外,俄罗斯还与国外公司合作制片。这种跨国合作自然意味着影片会在国外上映。这类合制片包括《浮士德》、《幻影》、《美国劫案》。
可以预见,俄罗斯和海外的全面合作的时代即将来到。最卖座的好莱坞大片得到了中国、阿拉伯国家、俄罗斯的投资。俄罗斯的演员在国外拍电影;反之亦然,来自不同国家的合作摄制组也在俄罗斯拍片。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