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培养,需要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创业并没有那么简单,并不是选了项目,砸下资金,就能钱生钱。创业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培养,需要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只有一英里见方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共成立了3万多家公司,而且这一数量每年还在以900家的速度递增。这些公司共创造了300多万个就业岗位,总计实现约2万亿美元的年收入。如果把麻省理工学院校友成立的企业算在一起,每年创造的收入足以使其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
麻省理工学院学生成功创业的秘密在哪里,有没有可资借鉴之处呢?该校教授比尔·奥莱特,在最近出版的著作《自律性创业:24步教你打造成功的初创企业》中指出,创业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理查德·布兰森,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和其他如雷贯耳的创业者,他们似乎毫无共同点,一个个都出类拔萃,迥异于常人。但实际上,他们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开发出了伟大的产品,而不是具备什么特殊的天赋。要想成为成功的创业者,你必须拥有伟大的创新型产品。你的产品可以是制造品,也可以是服务或信息交付。换言之,如果没有产品,那影响企业成功的所有其他要素都是纸上谈兵。而开发伟大产品的流程肯定是可以学习的,该书的目的就是用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教你如何更好地开发出伟大的产品。
该书源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最受欢迎的创业课程,通常被称为“自律型创业”。有人可能会反对,认为创业怎么可能自律?它本质就是杂乱无章和无法预测的。事实的确如此,但也正因为这样,采用系统化方式在一定的框架内解决问题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也就是说,在创业过程中你要面对诸多无法控制的风险,自律型创业所提供的框架能有效地帮助你解决那些可以控制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创业风险的目的。
该书的24个创业步骤彼此独立,但大致可以分为六个主题。每了解一个步骤你都会学到新的知识,引导你对前面的步骤进行修订。通过这些主题,你将意识到自律性创业法是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创新型企业的。这六个主题分别是:“顾客在哪里;你能为顾客提供什么;顾客怎样购买你的产品;怎样利用产品赚钱;怎样设计开发产品和怎样扩大业务规模。如果你能有效地回答这些问题并参照“自律性创业法”付诸行动,那么你肯定能收获到创业成功的喜悦。
作者利用全面综合、久经验证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指导你开发出创新式的成功产品。作者希望这本书提供的框架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启动创业,能更明智、更有效地指导创业行动,提高成功创业的机会。不过光知道概念还不行,必须投入行动,特别是原始市场调查和对产品持续进行迭代开发,切忌光说不练。
创业绝非盛大赛事,而是创业者的孤独远行,它需要明智的思路和不断地调整。作为创业者,我们始终在努力前进,不断根据顾客的反馈测试自己的创意和产品,直至实现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