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动阅读市场方兴未艾,各移动阅读APP层出不穷,开发者和运营商纷纷力图在即将开启的广阔市场上占得先机。这几年,图书行业市场规模每年超千亿,而在移动数字阅读收入占图书行业收入的占比尚不到5%,有数据显示,2015年移动阅读覆盖人群达到1.7亿人,环比增长2.64%,同比增长28.24%。智能手机市场红利已经不再,覆盖人群增长速度放缓,但移动阅读用户的活跃度明显提高,移动阅读客户端将成为又一大流量入口。移动阅读市场之大,令众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精英投身其中,“书友”、“乐阅”等APP新品层出不穷。近日有消息称,微信内测阅读社交应用“微信读书”、京东宣布收购拇指阅读,不管在方式方法上,都力图在这块领域发力。
用运营游戏的方式运营APP
此前,腾讯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微信正在内测一款阅读社交应用“微信读书”。不过,“微信读书”不像“微信运动”内置于微信之中,而是由微信与阅文集团联合开发的一款独立应用,上线时间尚未确定。其目的很简单,就是在QQ阅读和微信之外,找一个新的APP来探索社交化阅读的可能。
据阅文集团介绍,总部在上海的阅文集团由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合并成立,两家公司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等品牌都由阅文集团统一管理和运营。由于与微信同属腾讯旗下,阅文如何利用腾讯用户基础和社交圈优势推广阅读一直引人关注。这款内测中的“微信读书”产品据介绍将引入微信关系链,用户可以知道微信好友在读哪些书,也可以和朋友分享读书内容、理由,知道哪些人读了多久,乃至在每周阅读时长排行榜上与爱读书的好友进行“阅读PK”。此外,“微信运动——发掘你身边的运动家”、“微信读书——发掘你身边的读书人”等颇具煽动性的宣传语也让一些网友看好“微信读书”的前景。当科技并未发展到运动手环流行、拥有计步等高端功能时,用户可能不容易发现身边有多少热爱运动的朋友,而微信社交链的引入更让社交圈成为促进运动的一种动力。同样的,“读书+社交圈”模式也被看好会让阅读变得更有意思,从而提升人们的阅读兴趣。微信内部人员对微信阅读的解读看上去正是如此,他们准备把微信阅读像游戏一样进行运营,好友之间的互动性很强。之所以做这个产品,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的读书APP阅读的方式多年来没有变化,互动性很差。有了好友的关注和激励,很有可能将读书这个好习惯长久地维持下去。
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移动阅读市场上,很大程度上平台的推广作用稍微弱一些,终端并未强到足够大。真正有付费习惯的用户,往往会更多的因为内容或作者而产生阅读平台间的迁移。速途网专栏作者流光逐云认为,对于争取无线阅读的市场份额来说,装机量大的终端+优质内容+顺畅的付费渠道才是王道。移动无线阅读基地之所以能火,移动定制机的内置程序,开放地接入各家SP们提供的内容,以及最初的免流量阅读和手机话费直接消费的支付渠道是其制胜手段。作为阅读APP领域的翘楚掌阅公司CEO成湘均也表示,能跟高手过招是件开心的事,凭借微信团队的产品经验,加入到阅读中,对掌阅在产品上的提升一定有很大的帮助。但他仍然认为,掌阅的精排版书籍更有竞争力。毕竟,不管是传统阅读还是移动阅读方式,读者都需要一个纯粹和安静的场所,将社交APP的展示属性与阅读结合,是否能够带来1加1大于2的效果,仍需时间考验。
电商为何也要介入阅读社交APP领域
另一方面,相较于开发一款新类型的移动阅读APP,有些电商巨头更倾向于“树上摘桃”。京东在近日宣布收购社交阅读应用“拇指阅读”,京东阅读社区版APP也正式登陆苹果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场。新版京东阅读上线后,拥有近30万册正版电子书,并拥有低价畅读、阅后即焚、纸书商城、智能推荐等功能。
据记者了解,于2013年上线的“拇指阅读”由著名调查记者左志坚创立,是找书、看书、以书会友的严肃阅读和社交平台,专注于高端人群。他表示,此次交易仅出售了独立APP产品,微信公众号等将保持独立发展,团队也会参与京东阅读APP的运营。
看似不相关的两个行业为何会有这样的交会?事实上,京东与拇指阅读在此前就有过合作。拇指阅读创始人左志坚此前透露,“大型机构做版权整合商,我们做分销平台。毕竟我们是小机构没有能力做版权整合,不过可以借势并专注于做社区,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定位,所以和京东是互补合作的关系。”
为何京东会收购拇指阅读?京东电子书业务负责人李明浩则表示,一方面是出于对内容业务的重视,尤其是UGC(用户生成内容),“最近半年内,内容越来越值钱,因为内容将直接连接商品,产生交易”;另外一方面是布局全消费链条的需要,京东将藉由收购拇指阅读、推出新版京东阅读社区版APP等动作,打通电子图书全消费链条,为用户提供从选书、买书到评书的全闭环服务。“在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之后,京东还会考虑阅读业务与京东会员服务的结合,接下来京东会在版权、客户端推广、社区运营上持续发力,以此彻底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事实上,阅读社区类产品的整体态势呈现体量小数量多的面貌,内容则和用户特质相关,多走深挖细分的个性化路线。京东以一天3次的物流群落奠定了其全民综合服务大电商的地位。拇指阅读的高质量用户虽不能覆盖京东蓝图中受众的全部,但也是京东需要的。京东的海量低价内容和崭新功能应该不会全部讨拇指老用户喜欢,但也十分吸引人。借助拇指阅读的阅读理念和京东的产业链条,这片电子阅读市场的未来值得期待。
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类的APP竞争最残酷。“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10个月。”艾媒咨询分析师罗远妹指出,85%的用户会在一个月内将其下载的应用程序从手机中删除,而到了5个月后,这些应用程序的留存率仅5%。由于手机APP生命周期与用户粘性相关,可以看出即时通讯和社交APP生命周期较长。但从死亡率上讲,罗远妹认为,社交类的APP竞争最残酷,“在100家死亡的APP里,社交类占了35%,是死亡率最高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