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市场的童书板块,近年来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童书的营销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间断性等特点,特别是假期效应凸显。因而,每年寒暑期都是出版与发行单位发力营销的重要节点。
2017年上半年,哪些类别的童书更受读者青睐?进入7月暑期销售旺季,各地实体书店纷纷抛出各式营销“大招”成效如何?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暑期专题报道组就童书销售市场情况,专题采访了30家一线门店及京东平台,从一个个童书销售的最新动向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在童书众多板块之中,儿童文学类延续了一贯的抢眼表现。天津图书大厦少儿馆经理周岩认为,儿童文学类图书文字优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有很强的趣味性,十分贴合小读者的阅读心理,有较好的口碑。西西弗相关负责人提到,较为畅销的儿童文学类作品,大多出自知名度较高的作者,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的老师都有较高的认可度。
系列作品和知名IP更能带动销售热潮。重庆书城副经理杨阳认为,以“笑猫日记”为代表的系列儿童文学类作品,多年来始终销量不俗,正是因为其主题具有延续性,就像成年人“追剧”一样,小读者也热衷追系列图书,且传阅率较高。改编自热播动画片的IP图书,也是一大热销细分品类,深受低龄小朋友的喜爱。
此外,热销童书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在石家庄图书大厦,“我的世界”系列四册图书销售可观,缘于该书同名游戏可以从多方面开发孩子的各项能力,因此“俘获”了不少小读者的心。而在太原书城,《为英雄正名》上半年销量突出,得益于该书借势红色经典主题展,在卖场的不同位置进行了重点陈列。
结合不同类型童书的特点,书店在营销手段上也有的放矢。山东京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较好的三类童书,均与有针对性的重点营销直接相关:一是学生中热追的“快餐阅读”类童书,书城第一时间进行新书宣传;二是学龄前的动画类图书,书城抓住小读者心理进行场景渲染,如“小猪佩奇”的卡通场景营造;三是学校推荐阅读的儿童文学类图书,书城会结合推荐书目集中展销。(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书目书单成首选
在不少受访书店的销量排行榜上,常常可以发现,来自同一书目的图书占据了主力。掌控有效的书目,对于找准营销的发力点十分重要。据深圳书城罗湖城实业有限公司销售中心经理胡蓝云介绍,上半年销售最好的10种图书中,有8种是“教科培”向区小学推荐的必读书,书城高度重视“教科培”寒暑假期间推出的书单,通过策划主题、专台陈列、专人定点讲解等等形式,达到非常好的营销效果。无独有偶,重庆新华传媒有限公司采购分公司少儿图书科科长贺晔告诉记者,近两年,重庆新华传媒公司在寒暑假开展的“爱上阅读”主题展销活动效果很不错,主要原因就是通过结合教委推荐书目、各种获奖图书情况,分年龄段、品类拟定寒暑假推荐书目,在卖场重点宣传陈列,如明天出版社的《女生日记》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时代广场的蟋蟀》等。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书目呢?河南省郑州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提供了一条路径,据该店营销策划部经理路毅介绍:“我们和一些重点的学校结成比较稳定的关系,平常随时沟通状态,这是一种。再一种就是我们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和学校方面进行互动,这种互动一方面让我们的信息进入到老师的圈子里,另一方面让老师的信息进入到我们的公众账号里来,我们和本地的小学、中学老师有合作,他们的一些文章和观点以及书评都可以发布到我们的公众账号来,向公众进行推广,这样形成一个双向的互动,形成一个学校、老师和我们的密切的关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