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子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金融工作五篇大文章。其中,第三篇就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理念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发展普惠金融”战略部署以来,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引导下,中国坚持借鉴国际经验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完善基础金融服务与改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部门积极实践,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我国普惠金融的政策实践进行总结思考,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
《普惠金融:中国实践与展望》的作者长期从事普惠及绿色金融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侧重业务实践及贴近政策制定。该书在对我国普惠金融的政策措施和实践创新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成效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该书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中国普惠金融政策框架与基础设施,梳理总结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历程、政策框架、组织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系统。第二部分中国普惠金融特色实践,总结归纳了中国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实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实践。第三部分普惠金融理论研究,是作者对该领域相关主题的研究与思考,聚焦四个主题:一是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目标,研究了普惠金融如何促进共同富裕,有哪些障碍和需要关注的问题;二是中小银行治理与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了如何规制大股东治理风险,促进中小银行健康发展;三是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设,研究了我国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的现状、问题和改进方向;四是国际经验研究,分别对普惠金融经典模式——格莱珉模式和“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协作的美国农村金融模式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中国普惠金融未来展望,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成效与不足,总结了中国普惠金融模式的特点和经验,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该书体现了作者在工作和研究中的所思所悟,坚持言之有理、务求言之有物,以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我国的普惠金融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梳理,集理论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该书将给相关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带来启发,有助于促进新时代下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