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业者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特装书的用纸和书口工艺

  关键词 特装书 制作工艺 设计

  ■陈 晗

  特装书,全称为“特殊版本书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西方图书装帧形式,英文通常称special edition或deluxe edition,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升级版的精装书。特装书往往包含普通版本没有的插图、内容,并采用独特精美的装帧设计。价格高昂是特装书的一大特征,但在大打价格战、不断刷新折扣纪录的当今图书市场,由于目标人群明确,而且突出收藏、礼赠等价值,反而颇受市场欢迎,往往出现一书难求的局面。目前已有不少国内出版社入局特装书领域,在材料和书口工艺方面精挑细选、求新求变。

  在材料方面,为匹配高定价、限量发售的销售策略,特装书在内文、封面材料的选择上往往较为考究,特种纸、真皮、无酸纸等颇受青睐。特种纸的纹路繁多,有线状的、点状的、格状的,规则的、不规则的,单面的、双面的,等等。只需搭配简单的设计,就可以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效果。在拥有独特手感的特种纸中,比较常见的是触感纸,类似天鹅绒,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的《永恒之城梵蒂冈》的书盒便采用了这种材料。在材质方面比较独特的是内含花瓣的花草纸,如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植物先生》,为文中的24种植物研发了24种花草纸,每种都含有不同的花瓣、果实颗粒等,真正做到了从一张纸开始设计一本书。在功能方面以变色纸居多,经高温压凹后,受热处可变成其他颜色,或者完全透明。如果说在封面或护封上使用特种纸是初级玩法,那么现在越来越多出版社已经不满足于此了,开始尝试使用娇嫩的真皮作为封面。备受特装书藏友喜爱的富兰克林系列精装书,早在1970年就开始使用真皮封面了,甚至还作了分类,如全皮、3/4皮、1/4皮等。而无酸纸的最大特点是使用寿命可达200年之久,同时拥有细腻的触感和良好的色彩还原度,这对特装书藏友来说极具吸引力。由华文出版社和草鹭文化共同出品的定制版《彼得·潘》内页使用无酸纸,同时搭配全皮(山羊皮)封面及书口工艺,颇受市场欢迎。

  除材料外,特装书还喜欢在书口做文章,从最初的滚金口、滚银口,到毛边、喷金粉、喷银粉、激光雕刻,再到显式书口画、隐式书口画,工艺由简至繁,若干种书口工艺搭配使用的情况也不鲜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个性的日益强调,越来越多的工艺被组合在一本书上呈现给读者。下面以商务印书馆2023年推出的特装版《蔡义江新评红楼梦》(以下简称“蔡本”)为例,探讨特装书的材料和工艺。

  蔡本在封面颜色上大胆地选用了上册红、下册蓝的撞色形式,用料为丝绸缎面,读者拿在手里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丝滑的触感,随后就会注意到由材质带来的光泽感。工艺方面选择了烫红金、蓝金、香槟金,很好地将特装书的奢华大气和商务印书馆的沉稳低调结合在了一起。函套选用了“雪之子(绯红)”,这是一种正白背红的变色纸,无须印刷,经高温高压后白色部分即可变为浅红色。整个函套以白色为主色调,除条码外,其余所有文字和图案均为压凹变色。其别册封面“雪之子(富士白)”也是一种变色纸,其正背都为白色,经高温高压的部分可变为透明,可以很好地将封面的芭蕉图案以透明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别册大拉页用纸为“白鹤绒”,其特点是触感纤柔、内含棉浆、韧性极佳。蔡本很好利用了这一特点,将金陵十二钗的形象印刷在“白鹤绒”上,再打拢线、折页,读者可根据自身喜好按拢线裁切下来单独装裱。特装版蔡本有滚银口和毛边两种书口形式供读者选择。

  蔡本的两个特装版都在上册设计了钤印页,上面有蔡义江先生亲选钤印、印签和2个版本对应的001~500编号。为凸显白文印的厚重感,还特意选择西泠印社的鼎吉朱磦印泥,红中带黄、厚重沉着,堆砌感强烈。此外,出版社还精心设计了小彩蛋:双印章钤印页。相信读者在翻开的一瞬间,一定能收获惊喜和满足。

  特装版蔡本推出后受到读者追捧,市场反响强烈, 在营销策划的配合下,短时间内全部售空。不仅如此,特装版的热度还带动了普通精装版的销量,现在普通版已经进入了重印阶段。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普通版广受好评进而制作特装版,是正向思路,而用特装版促进普通版的销量,是反向思路,这两条路也许都能走得通。但无论走哪条路,体现一本书核心价值的永远是内容,特装书新奇的材料和工艺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只有当内容过硬时,工艺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材料和工艺绝不是为了炫富和炫技而存在,而应该与内容紧密相关;也绝不是在没有任何创作思路时的取巧行径,而应该是结合主题并计算成本后深思熟虑地选择。只有以这样的态度,才能创作出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的艺术品。

  随着电子书、有声书的盛行,传统纸质书的市场很有可能会遭到进一步压缩,届时纸质书将何去何从?是从内容发力,往轻、巧方向发展?还是走收藏路线,往精、美方向发展?要知道再轻巧的纸质书,也不可能像电子书那样容纳海量的内容,但读者翻开纸质书时闻到的墨香、纸张在指尖摩挲时的触感,这些也是电子书永远无法提供的。在未来的图书市场中,或许会发展出“阅读版”和“收藏版”两个定位截然不同的产品,而特装书是为“收藏版”服务的。试想这样一种方案:当人们阅读电子书或平装口袋书时,因为对内容十分满意而去收藏特装书,并在社群内外分享并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去阅读电子书或平装口袋书。这样的循环,意味着精装书要向更豪华的装帧设计、更高端审美、更体贴的服务方向发展,即用特装书代替精装书。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也许可以将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鉴赏能力且消费能力强劲的读者筛选、整合出来,使其成为特装书的主流消费群体,让特装书这个“小众”成为“大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年度好书
   第06版:集团产经
   第07版:业者论坛
   第08版:研学
   第09版:分销新视野/三八国际妇女节专题
   第10版:分销新视野/三八国际妇女节专题
   第11版:分销新视野
   第12版:年度好书/广告
   第13版:出版报道
   第14版:出版报道
   第15版:出版报道
   第16版: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第17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8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19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22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23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24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25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26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27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28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29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30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31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32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33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34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35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36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37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38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39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40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41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42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43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44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45版:中缝
   第46版:中缝
培育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浅谈特装书的用纸和书口工艺
“明远读书会”:高校文库助力全民阅读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业者论坛07浅谈特装书的用纸和书口工艺 2024-03-08 2 2024年03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