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好“文化”“科技” 两张牌
严禁吼书、丑书和怪书等“江湖书法”进校园

  ■王安维(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悠久的汉字书写艺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富有独特内涵并长期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遗产,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中国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期,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体系,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书体形式,历经几千年的进程,千锤百炼,形成了严谨的美学规范。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不仅需要掌握笔画、结构、布局等基本技巧,更需要有内在的修养和情感,才能创造出充满灵气和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当前书法界出现许多吼书、丑书等异态怪象。

  吼书、丑书、怪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书法形式,它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笔触,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却过于强调个性和情感的表达,忽略了书法艺术本身的韵味和美感,将书法艺术引入了歧途。国内甚至有美术学院将吼书、丑书作品引进校园,无疑给学生做了错误的示范,严重拉低了青少年审美观,造成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如果不严厉禁止,将给传统书法艺术和学校美育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

  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严禁“江湖书法”进校园。把好书法进校园的入口关,将吼书、丑书、怪书等各种各样的拙劣表演和字体拒之于校园之外,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各级学校的领导要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切实做好相关工作,让学生从学书法伊始就与经典碑帖朝夕相处,严格遵循字法、笔法、技法、墨法等艺术审美标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拥有一致的共识和共鸣,同时容纳着社会的责任、担当及义务,从而形成健康、积极的书法审美情趣。

  二是加强书法普及教育。应从思想上真正重视书法教育,大力推广并普及书法教育,加强培育青少年辨别美与丑的能力,清醒地认识到吼书、丑书、怪书等江湖书法与传统书法艺术的重要区别与联系。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汉字和书法的赓续传承,如果书法教育不普及,不利于中华民族文脉传承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找准古老的艺术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写好“中国字”。

  三是加强书法界风气建设。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健康、公正的艺术评论环境,要让更多公众了解书法艺术的复杂性,以及对吼书、丑书、怪书等“江湖书法”的批判性评价;呼吁所有的艺术家和教育者,承担起传承和发展传统书法艺术的责任,在追求新颖和独特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持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和美感;通过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积极推动书法界行业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创新工作机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旗帜鲜明地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正之风,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秉持人文道义、追求德艺双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艺术氛围,积极推动书法艺术事业繁荣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集团产经
   第05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6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7版:3.15专题
   第08版:广告
   第09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0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1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2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3版:伦敦书展
   第14版:伦敦书展
   第15版:世界出版
   第16版:传媒新媒/专版
   第17版:BK中国编客
   第18版:BK中国编客/案例解读
   第19版:BK中国编客/编客会精编
   第20版:BK中国编客/榜样团队
   第21版:精品精荐
   第22版:资讯
   第23版:精品精荐
   第24版:综合
   第25版:中缝
   第26版:中缝
打好“文化”“科技” 两张牌
加强版权保护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促进微短剧健康发展
加强编剧署名权保护
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 加强出版业前沿技术应用
加大打击新型盗版侵权力度 保护网文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全国两会特别报道03打好“文化”“科技” 两张牌 2024-03-15 2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