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爱生命 追求和平
《拉贝与中国》 [德]托马斯·拉贝编著/研究出版社2024年1月版/98.00元 ISBN:9787519915506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 拉贝日记

  ○史明德

  不久前,我收到托马斯·拉贝先生托人转来的一封信,希望我给他即将出版的《拉贝与中国》作序,我欣然接受了。 

  202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在我们无限缅怀无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的同时,也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纪念那些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许多国际友人,约翰·拉贝就是其中的一位。亲身经历了1937~1938年南京大屠杀的拉贝先生,在南京建立国际安全保护区,挽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被世人称为“中国的辛德勒”。他所留存的日记是迄今研究南京大屠杀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和最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我与拉贝家人的相识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在中国驻波恩使馆工作,当获悉在柏林生活的拉贝外孙女乌苏拉·莱茵哈特夫人保存着已故拉贝老先生的日记时,我和梅兆荣大使立即飞往柏林到莱茵哈特女士家里拜访,亲见并翻阅了保存完好的长达10卷的《拉贝日记》。在她家的车库里,我发现了存放在那里的拉贝先生的墓碑。后来,莱茵哈特将这座墓碑捐赠给了南京市政府。完整的《拉贝日记》 (八本历史日记和两卷本家庭历史资料)由托马斯·拉贝于2017年捐给了中国国家档案馆。 

  约翰·拉贝先生于1950年病逝并葬于柏林西部的威廉皇帝纪念堂公墓。墓地的租契于1985年到期,此后拉贝的家人一直将墓碑保存于家中。经与拉贝的家人商酌,南京市政府决定出资用以续租墓地和重修墓碑。 2013年12 月13日,墓碑落成仪式在拉贝墓地原址举行,我作为中国驻德国大使和托马斯·拉贝先生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这一活动。墓碑非常醒目,拉贝先生的浮雕肖像栩栩如生。这不是一块普通的墓碑,而是时任金陵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无偿设计和制作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艺术作品。 

  托马斯·拉贝先生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妇产医院的妇科医生,因与中国特殊的渊源,他多次应邀来华出席重要活动,并与中国同行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和合作。与此同时,他不断追寻祖父在中国的足迹,广泛搜集与祖父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历经10年撰写了《拉贝与中国》,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约翰·拉贝的一生,记录了他在中国生活工作30年,足迹遍布各地的详细情况,特别是他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撰写日记的背景以及他的耳闻目睹和切肤感受。该书既是难得的珍贵史料,也是拉贝老先生热爱中国、珍爱生命、临危不惧和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 

  我在这里特别要对托马斯·拉贝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备注:作者系中国资深外交官、前驻德大使中德友好协会会长,本文为史明德先生为《拉贝与中国》撰写的序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集团产经
   第05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6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7版:3.15专题
   第08版:广告
   第09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0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1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2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3版:伦敦书展
   第14版:伦敦书展
   第15版:世界出版
   第16版:传媒新媒/专版
   第17版:BK中国编客
   第18版:BK中国编客/案例解读
   第19版:BK中国编客/编客会精编
   第20版:BK中国编客/榜样团队
   第21版:精品精荐
   第22版:资讯
   第23版:精品精荐
   第24版:综合
   第25版:中缝
   第26版:中缝
大爱生命 追求和平
从隔膜冲突到完美融合
幽默背景下的大格局与细思维
观景,也是观己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精品精荐23大爱生命 追求和平 2024-03-15 2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