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 盛(科学出版社高教数理分社分社长)
目前,科学出版社已正式上线自主可控的数字教材公共服务平台,并根据数字教材市场需求变化持续迭代平台功能,平台上已正式出版多个学科的近10种数字教材。我社与多所高校建立了数字教材建设出版管理全方位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与近百位有意向尝试出版数字教材的作者达成了合作出版意向。
教育出版数字化可能是应对二手教材和盗版猖獗等问题有效的解决手段之一,也是教育出版融合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开发成本很高,考虑到数字化转型持续性和融合性特点,出版社选择了自主开发的路径,并形成了编辑部门、数字产品部门和自有技术部门跨部门一体化运作机制。这一机制保证了产品设计不断迭代、了解到教师对课程教学的需求,并有效转化为产品开发需求,实现分版本持续迭代。
纸质教材的预估发行量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图书馆机构采购量,二是主参编学校使用量,三是经过市场调研预计的推广使用量。学生自主购买教材后,主要影响的是后两者的准确性。首先,出版社通过增强教材线上增值服务和“一书一码”防盗版技术,提高学生购买正版图书的意愿;其次,通过与经销商推广商紧密配合,开拓和创新教材购买季的多渠道购买服务工作;再次,通过适度让利策略鼓励学生购买正版。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采取适量备货、快速补货、适度加放的原则,将保障高校教学需求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正版图书的购买需求。
目前,这一轮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数字教材还未完全进入学习使用的主要形式,所以以纸质为主体的新形态教材,仍是市场上最主要的产品形态。
数字教材作为数字化学习的主要载体,除了要按照学科教学差异性协助作者设计、制作多模态教学资源,以增强阅读学习的效果外,在出版前还要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数字教材写作及试用平台服务,为有需要的高校提供数字教材建设管理服务;在出版后为选用教师提供围绕教材的备课服务,为教师在教学数字化场景下开展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服务,为学生提供在线自学备考服务。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以教育知识图谱为核心的智慧课程进一步建设,我们提供的包括数字教材在内的数字化产品将向系统化、智慧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出版社在数字化平台开发上一直稳扎稳打,逐步进化,只是教育数字化进程越来越快,需加快调整,更好适应形势的变化。
目前科学社的销售渠道中,学校征订是主要部分,占比约85%;线上平台占较小部分,占比约15%,但其份额越来越大。在营销方式上,线下主要与推广商营销团队合作;线上主要是构建教师服务平台、数字教材平台,开设并运营科学EDU、数学教育、物理教育等自媒体账号,以此建立教师服务营销矩阵。
在零售端价格折扣优化方面,科学社主要关注线上线下价格协同,确保线上线下价格一致和透明,避免因价格差导致读者群体信任度下降,努力保持折扣的稳定性。
AI技术的再次兴起,将加快出版社业务转型的步伐。出版社正在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积极探索在业务转型中各场景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