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出版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健康科普图书策划与实践

  ■赵沐霖(人民卫生出版社)

  老年健康科普出版“大有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底数据,近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的老年人约4000万,老年人长寿不健康的问题凸显。2019年,国家推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其中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强化老龄工作中的科普,要在老年人群中广泛普及卫生健康等老年人关心、需要又相对缺乏的知识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应用等能力。

  这些文件的发布,为做好老年健康科普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老年健康科普出版也有其特点。阅读习惯上,老年读者队伍稳定,对于纸书有亲近感,普遍阅读习惯良好,有一定求知欲并爱惜书籍,喜欢做笔记、摘抄等。阅读需求上,老年人的喜好和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愈加追求高质量阅读,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预防保健、运动健身等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作品较受关注。阅读形式上,出版者近年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资源适老化改造,书太厚、字太小、行太密等问题有一定改善。越来越多成年国民倾向于听书和视频讲书等新兴数字化阅读方式,这在老年健康科普板块也有所体现。

  图书策划需积极回应问题。老年人是生理性弱势群体,也常常是社会性和知识性弱势群体。老年人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可能有所下降,倾向选择内容简单、易懂的书籍;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受限,对于互联网和电子媒体的利用程度较低;部分老年人对现代医学和健康管理方法持怀疑态度,甚至出现“健康迷信行为”。

  反观科普图书市场,同质性选题多,存在重复、跟风、拼凑出版等情况;说教性强,生硬灌输疾病发生机制、治疗手段;信息缺乏可信度、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伪科学问题,以至于部分老年人对通过健康科普图书获取健康知识技能存疑。同时推广和传播环节容易被忽视:虽然社区宣传、健康讲座等方式对知识推广更有效,但时间精力成本较高,难以带动图书销售,使出版方望而却步。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出版单位、作者和相关专业人士共同努力,以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准确、易懂且全面的健康科普信息。

  做好市场调研,回应读者关切。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关注度逐年提高,希望通过图书了解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以及应对常见问题。出版社策划选题应着重调研老年人对健康科普图书的细节需求,契合读者关切,以此作为内容设计依据。

  注重科学权威,铲除谣言生存土壤。健康科普图书容错性小,出版机构应选择权威专家和医学机构合作,确保内容准确可靠,通过严格的编校审核流程保障质量。

  内容形式并重,传递积极老龄观。要充分考虑老年读者群体的特点,精心遴选内容,保证专业性,做到易学易用。注意语言表达通俗易懂,不仅图书开本、排版等适老化,还要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使用大众化表达,便于老年人理解和接受。

  利用融合出版,让老年人享受数字生活。截至2021年12月,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新媒体信息能帮老年人拓宽眼界、丰富生活。让数字深度融入老年人日常生活,需出版者在选题策划之初予以关注。 

  以图书为支撑构建积极老龄观。基于老年读者的需求和科普图书的市场情况,首次提出健康老龄观的健康科普书《促进健康,怡享老年》于2023年5月出版。该书倡导积极健康老龄观,传递健康老年人标准、学会接纳变老的自己以及如何延缓衰老等积极理念,唤起老年人“主动健康”的意识和行动。该书获得2023年6月“中国好书”以及中国科协“典赞·2023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作品等荣誉,出版1年加印2次,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双效益图书。

  体现权威性。该书是“健康中国·你我同行”科普读物的首批图书。“健康中国·你我同行”科普读物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组织编写,人卫社策划出版。人卫社在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出版领域深耕多年。该书主编、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对老龄高危人群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并组织全国40余家医院(单位)、110余位老年医学权威专家精心编制该书,确保内容真实可靠。

  体现全面性。该书以老年健康观念、老年特有疾病和症状、老年常见慢性病管理,搭建科普内容的基础框架,结合网络大数据中老年人关心的健康高频问题写就,覆盖老年人应该知道、想知道、容易误解的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先介绍积极老龄观、老年综合征,后涵盖7科室常见老年病,并通过症状、体征加疾病名称的方式深度改造标题,保障书籍全面且实用。

  体现适老性。该书大字大图,开本、纸张颜色、字体字号、装帧等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设计,注意用群众语言讲述老年人想知道的和应知应会的知识,用“情景模拟”教大家识别谣言、科学“避坑”,同时传递情绪价值、传播积极心态。

  体现融合性。结合大众评审建议,选取操作指导意义较强的内容制作视频;每章设置自测题供读者扫码学习自测,实现创作者和读者的双向交流。开放获取网络增值的方式体现公益性、提高操作便捷性。

  体现影响性。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出版工作全过程。图书相关内容持续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账号等泛宣传,并作为年度科普作品在央视“典赞·科普中国”特别节目《为民·创新·启迪——科普中国在行动》播出。

  构建积极老龄观,图书是有效支撑。出版工作者要准确把握老年健康科普新形势新任务,立足老年群体的多维需求,加强顶层设计,以健康科普为抓手,为老年阅读提供高质量服务,不断推出更多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健康科普作品,真正让老年读者老有所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现场/东北书博会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优案推介
   第06版:出版文创
   第07版:出版文创
   第08版:业者论坛·精品精荐
   第09版:出版文创
   第10版:分销新视野/营销金案
   第11版:世界出版/数字教材
   第12版:世界出版/数字教材
   第13版:出版专题
   第14版:出版专题
   第15版:出版报道
   第16版:出版报道/案例解读
   第17版:资讯
   第18版:业者论坛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AI重塑少儿出版?
“出发吧,少年”系列新书在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发布
老年健康科普图书策划与实践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报道15老年健康科普图书策划与实践 2024-05-24 2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