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为美食图书编辑,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无论是查询开卷数据,还是线下逛书店,都深刻地感知到菜谱类的美食书越来越不好卖。随着短视频的火热兴起,人们在网上能够很轻松地找到无数菜的做法,单一的菜谱书很难再获得读者青睐。与之相比,饮食文化类书籍因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近几年异军突起,占据美食图书排行榜的前列。所以,近些年我也把策划的重点渐渐偏向了饮食文化类的选题,寻找以分享美食历史知识为主的新媒体作者。这本《世界牛肉指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策划完成的一本美食文化书。幸运的是,这样一本偏小众的美食书不仅在2023年斩获了号称“美食图书的奥斯卡”的世界美食家大奖,而且在出版后多次重印,成为一本常销书。
找准切口,打造差异化产品
与葡萄酒、咖啡、茶相同,牛肉也是一种从高端市场到普通人群都会接触到的食物,与前者有关的文化类图书在市场上屡见不鲜,早已是一片“红海”。而在此之前,市面上有关牛肉的书籍内容多以如何挑选、制作为主,有关上游养殖、加工等相关行业内容,面向专业人士的书籍几乎没有,普通人也很难走进产地,从牛的生长环境开始更深入地了解牛肉文化。《世界牛肉指南》的作者是专门在自媒体中分享全球牛肉文化、科普知识的专业工作室,希望有一个渠道能够帮助从业者重新思考牛肉的价值,帮助牛肉行业破圈,同时也让更多的普通读者了解这些背景知识,进阶成资深老饕。我与作者取得联系后一拍即合。结合作者自媒体的内容,我将这本书定位于专业、实用又有趣的牛肉百科全书,能够展现出牛肉行业全产业链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填补牛肉上游产业相关文化知识的空白,它既是一本行业工具书,又是一本科普读物。正如作者所说,“牛肉不仅是饮食,也是文化。咖啡的第四次浪潮都要来了,牛肉的第一次浪潮也该来了。”找到了这本书的定位,我和作者团队一起把自媒体上碎片化的知识梳理出清晰的框架,对欠缺的文字和图片进行了补充。
预热阶段锁定专业读者群
作者在这一细分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其中大部分是国内外牛肉协会、牧场、经销商等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作者即将出版这样一本书的计划也得到了众多行业内人士的支持,这些专家不仅提供了很多一手的专业内容,同时也把书列入了购买计划。可以说在内容准备阶段我们就锁定了很多专业读者。在图书即将上市之时,作者在小红书、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进行了预热,评论中粉丝纷纷留言希望买书,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持续种草引爆普通读者群
图书印刷完成后,作者利用新媒体渠道持续发布消息宣传,并按照计划第一时间给很多专业机构送出了样书,希望在业内加强推广。虽然图书得到了众多专业人士的支持,但是最初作者在分析了粉丝群后,初步判断书能够印刷2次,对普通读者能否接受还缺乏信心。
不过我一直坚定地认为这本书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本了解牛肉行业不可多得的读物,干货满满。小红书渠道特别适合种草,我们又给小红书上的美食、荐书达人邮寄了样书,在普通读者群进行短视频种草,发布读书笔记,形成口碑营销,并收到了网友积极的反馈。
线下展会直接捕捉目标用户
虽然如今图书的销售以线上为主,但是线下的机会也不能放弃。我们不仅在图书订货会、国际书展等出版行业展会上重点推荐了这本书,还与作者一起参加了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等肉类行业专业展会,将美食与图书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举办了多场美食品鉴与图书分享会,更直接地捕捉到了目标用户,现场带过去的图书销售一空。
图书大奖及繁体版出版的加持
世界美食家大奖号称“美食图书的奥斯卡”,这样一本内容过硬的好书我也非常希望得到更多图书专业人士的认可。我信心满满地将这本书推荐参评,并不出意外地斩获了奖项。不仅如此,版权部门把这本书推荐给版权代理机构,不久就收到了一家香港出版社的“橄榄枝”,书的繁体版也很快和读者见面了。
带动旧书销售,事半功倍
众多因素的叠加,让这本书不仅在新媒体渠道引爆,同时也将销量转化到了当当、京东等传统线上渠道,在美食图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上市一个月后即实现加印,至今已经印刷五次。更令人惊喜的是,我们把这本新书与以往销量平平的牛肉相关图书进行了组套销售,没想到也拉动了旧书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