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1月8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研讨会暨《相约健康百科丛书》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顾雁峰,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王挺,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中国出版传媒社商报执行董事(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宋强等专家,人卫社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新华,副总编辑杨晋等3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杨晋主持。
李新华代表人卫社致欢迎辞并作题为《新时期健康科普传播的创新实践——以“相约健康百科丛书”为例》的报告。他指出,2024年9月,人卫社人卫研究院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重点培育单位”,是人卫社科研创新工作的新起点,人卫社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高水平专家队伍,建实研究阵地,以高水平的出版研究支撑智库高质量建设。在健康科普出版工作方面,人卫社始终将健康科普作为大社之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培养高水平健康科普编辑团队,以“相约健康百科丛书”这一大型健康科普出版项目为引领,以健康科普精品力作服务健康中国和文化强国建设。
人卫社人卫研究院负责人汇报了《关于落实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重点培育机构建设的工作方案》。人卫研究院将分阶段、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力争在医药学标准出版和文化创新智库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将人卫研究院建设成为行业亟须、特色鲜明、成果突出、引领发展的专业化智库。
会议研讨阶段,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出版智库及“相约健康百科丛书”建设进行深入交流。邬书林指出,“相约健康百科丛书”具有很高的政治站位,体现了“四个面向”的工作要求,发挥了权威专家的作用,积极拥抱现代技术,回答了大量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健康问题,取得了优良的双效益,丛书工作的理念、方法和组织形式值得总结和推广。希望丛书建设紧紧依靠专家长期坚持下去,及时找准和回应人民健康关切,线上线下联动,发挥出版的“发动机”作用,通过强大的传播力充分发挥丛书价值。出版智库建设要着眼互联网时代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找准出版者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定位和作用,为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研究支撑。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人卫社出版智库和以“相约健康百科丛书”为代表的健康科普出版工作与创新成效,并对出版智库聚焦问题提升质效、瞄准前沿谋划未来、突出特色引领发展,以及健康科普出版如何更好地“着眼于人、落脚于人”,进一步强化创新、拓展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为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张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