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王海峰. 健康科普现状及相关图书出版思考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6-06(1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科普现状及相关图书出版思考

  ■王海峰

  由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当下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纷繁复杂的信息时时刻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在诸类信息之中,健康科普类信息尤其多,因为随着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健康信息的需求空前高涨。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无数博主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生产各种健康科普信息。而在我们身边,毫不夸张地说,上至80岁的耄耋老人,下至20岁的弱冠少年,每天都在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各种健康科普。

  这是社会现实,但是问题在于:一方面,做科普的是不是能给出专业、科学的健康信息;另一方面,面对各种健康科普,人们是否能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真正造福自己。纵观当下的情况,这两方面都不容乐观。如果你不相信,大可打开自己的手机看看,在各种自媒体平台,太多专业的、不专业的所谓健康博主都在做“健康科普”。而作为受众,每天在各种健康科普之间被各种所谓健康信息搞得晕头转向者大有人在。曾几何时,有所谓健康科普作家提倡大家煮绿豆水养生,导致市面上绿豆涨价、供不应求,很多人身体因此出了问题。此种滑稽事例不胜枚举。

  健康科普,关乎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甚至关乎社会和谐。这决定了健康科普一定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能儿戏。也就是说,做健康科普的人或者机构首先必须专业,要有能力或资质做健康科普。实际上,这也只是基本要求。要做好健康科普,个人认为,还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和一种敬畏生命的基本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些做健康科普的人。他们有很好的专业背景,很好的工作平台,因此有很好的做科普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因利益驱使,被各种资本裹挟,陷入追求互联网流量的“死胡同”。他们把健康科普做成了恐慌教育,旨在基于健康知识制造社会焦虑,从而吸引网络用户关注、点赞、转发、评论、下单,最终实现变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和做错误的健康科普一样可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基于以上,相关部门以及各大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健康科普从业者以及健康科普平台的监管力度,让无良健康科普无处遁形,给真正的健康科普留出更多的生存空间。如此,作为普通大众,我们才有机会离健康生活更近一点,离健康更近一点。那么,健康科普图书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个人认为,健康科普图书在内容定位上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专业性。这是健康科普图书的灵魂。科普图书是以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图书产品。“科普”一词本身就是科学普及的意思。健康科普著作的专业性是其核心价值,既要保证科学性,又要兼顾普通大众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难理解,如果一本健康科普图书失去了专业性,那它肯定就失去了科普价值,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科普图书。

  二是实用性。在专业性基础上,健康科普图书在内容选择上要注重实用性。健康科普图书的实用性是确保受众能够将健康知识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关键。正常来讲,健康科普图书主要普及实用性健康知识,帮助公众了解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等健康知识,进而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试想一下,如果健康科普图书缺乏实用性,那么它就如同空中楼阁,表面再华丽,内容再丰富,也难以引起大众的阅读兴趣,更别说实现科普价值了。

  三是通俗性。有科普作家讲过这样一句话,专业人员做健康科普,不怕不专业,就怕太专业!个人感觉,这话说得十分有道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专业人士受专业局限,往往将固有思维模式代入健康科普创作过程,不是从深奥的理论讲起,就是大量引用复杂的数据、拗口的术语。殊不知,普通大众,根本就听不懂,看不明白。我们一定要转换思维。相较于专业的医学论文,健康科普文章的目标受众是普通大众。因此,科普作者需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甚至是我们常说的“大白话”,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表达方式,要让受众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清楚,一学就会用。

  四是精准性。有一些专业人士做科普,出于种种考虑,要么是为了吸引眼球,要么是为了带货变现,常常代入极端观点。这样的科普,不是过于绝对,就是过于片面,不但达不到科普的目的,反而可能起反作用,使得受众云里雾里、无所适从,甚至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更为严重的是,久而久之,公众会对健康科普失去信任感。这就要求专业人士在做健康科普的时候,要做到严谨,讲述专业知识要多方考虑,务必准确传播相关健康知识,以使得普通大众无限接近难得的医学常识。

  五是时效性。健康科普的时效性‌是指健康科普内容需要及时更新,要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政策变化和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时效性在健康科普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公众及时了解最新的健康信息,从而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或治疗方法。比如,专业人士需要及时分享和推荐新出现的治疗手段、先进医疗设备等。再如,对于新出现的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专业人士要及时向大众普及相关知识,消除大众的恐慌心理。

  总而言之,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更是将普及健康知识列为基本路径的首位:“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这是健康科普相关从业者的义务和责任,更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健康科普如同种树,当下播下的理性种子,有一天也许可能挽救无数生命。这条路很长,但每一步都要走扎实。

  (作者系中国妇女出版社图书编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产业数据
   第03版:产业数据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06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本期关注
   第07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发行精英
   第08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个性书店
   第09版:中国编客
   第10版:中国编客 特别策划
   第11版:中国编客 爆款案例
   第12版:中国编客 特别策划
   第13版:产业观察
   第14版:资讯
   第15版:业者论坛
   第16版:综合
   第17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8版:中国阅读周报 严选好书
   第19版:中国阅读周报 严选好书
   第20版:业者论坛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健康科普现状及相关图书出版思考
广西师大出版社“阅读一小时”全民阅读活动收官
《方志敏精神永放光芒》出版座谈会在福州举办
西安出版社“丝路物语”书系荣膺俄罗斯国家“水晶罗盘”奖
团结社深挖优秀IP 广播剧《我的外公外婆》开播
《孩子如何用好AI》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浙江省消保委联合浙少社发布盗版图书调查结果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资讯14健康科普现状及相关图书出版思考 2025-06-06 2 2025年06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