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专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 汇聚多种文化资源 构建文化消费新场景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7-11(09).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主会场设置14个主题分区
汇聚多种文化资源 构建文化消费新场景
  ◀青少年到空间站核心舱体验舱参加研学活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伊 璐

  穿着黄色小马甲研学的小朋友走进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1∶1体验舱沉浸式体验航天员工作生活场景,几位年轻人换上汉服感受“梦回大唐”……这些画面来自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展会现场,7月3日~6日,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图书文化周以“书启新章 阅见未来”为主题,在南宁市设主会场,桂林市设分会场,在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越南4个东盟国家联展,广西303家新华书店共同参与,7家国门书店特色呈现。

  在南宁主会场,精心设置14个主题展区,六大特色板块。主题出版与文化专区包括主题出版物展区和著名作家余华、东西作品专区,聚焦主题出版与名家力作;国际与区域文化交流专区包括越南人文展区、澜湄合作国际艺术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展现跨国文化魅力;精品图书展销专区包括进口原版图书展区、桂版出版物展销区、优秀出版物销售专区、特邀嘉宾展区,汇聚海内外优质图书资源;数字与网络文化专区包括数智出版展区、白海豚网络文学专区,呈现行业前沿趋势;少儿与动漫互动专区包括儿童阅读体验馆、优秀少儿图书展销区、空间站核心舱展示区、动漫电竞展销区,为青少年提供趣味体验;生活与创意市集专区包括八桂美食区、CABF礼物市集,让读者在书香中感受生活美学。14个主题分区各具特色,全方位满足读者文化需求,为广大读者构建一个集阅读、学习、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消费新场景。

  3万余种图书让读者徜徉书海

  在南宁主会场,山东、安徽、浙江、广东4省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联手打造特邀嘉宾展区,全国150多家出版单位甄选3万余种,100多万册优秀图书入场展销。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兼出版部总监萧宿荣告诉记者,图书文化周期间,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携旗下11家出版社参与,组织600余种,2000余册精品图书亮相,多维度展现中国出版的岭南特色与湾区风采,形成了覆盖主题出版、粤版精品、湾区风韵和市场热销等品类的展示矩阵。值得重点推荐的是由广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史话丛书”,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讲述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活历程,凸显华侨华人的特色文化和精神。

  人民教育出版社不仅携极具历史价值的第1套到第12套全国中小学通用教材参展,还带来了150余种精品图书,涵盖红色经典语文阅读和科普读物,为读者开启智慧之门。

  在桂版出版物展销区,广西人民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等均带来看家好书。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赵彦红向记者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一书。她表示,该书关注的不是技术,而是从生存论、算法伦理到人机共生,探讨智能时代哲学问题,构建多元知识框架。接力出版社带来近千种图书,该社发行人员马莹重点介绍了头部产品之一——“巴巴爸爸”系列图书。今年是该系列图书出版55周年,接力社已推出76个品种,10个子系列的图书,还推出了抱枕、帆布包、公仔、马克杯等文创产品。漓江出版社推出的新书《泥潭》的码堆区域受到读者关注。7月5日,该书作者刘楚昕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签售火爆全场。

  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融入民族特色

  图书文化周期间,从出版社自身文创区域的展示,到生活与创意市集专区特色产品的引入,文创产品让读者一饱眼福。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围绕“非遗广西”“自然广西”系列丛书研发文创产品,向读者推介广西特有的动植物。该社副总编辑饶江边向记者展示边表示,该社文创研发找到了自身定位——与书紧密结合。他强调:“文创既要开发得有趣,还要与书连接。比如,在文创产品后附链接,读者可扫码进入新媒体专区获取相关知识,彰显出版做文创的优势与特色。”

  人民教育出版社展位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该社带来190余种文创产品,其中“教小萌和教小淘”系列是人教社首个原创IP,以萌趣形象传递人教温度;“李雷与韩梅梅”系列深度挖掘经典英语教材元素,唤醒80后、90后的青春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图书文化周期间还专门设置了两岸故宫文创展区,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470件精品文创与读者见面,包含故宫的猫、故宫的美妆系列,以及胶带、冰箱贴、明信片等热门产品。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也在展会现场进行重点展示,用壮锦制作的衣服、抱枕、手工玩偶精巧细致,受到年轻人喜爱。

  精彩活动聚焦文化交流与数字赋能

  本届图书文化周共举办重点活动9场、特色活动30多场。

  一是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举办“图书馆馆际交流会——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发行经验分享”汇聚国内外图书馆界、出版界专家学者,聚焦数字化时代下的国际馆藏合作、AI技术赋能文化传播等前沿议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新思路与新动力;发布《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揭示了中国—东盟图书交流从“数量提升”转化为“影响力提升”的积极趋势;展出澜湄合作国际艺术设计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生动呈现了澜湄国家的文化交融与创新活力。此外,越南人文展区展示了越南图书、传统服饰和手工艺品,并举办越南特色活动;越南分会场不仅展销中国图书和文创产品,还举办“中越青年共读”、“非遗文化在广西”摄影展等系列活动。

  二是拥抱新时代,拥抱新技术,探索AI赋能出版的多元路径。有声书、微短剧和AI生态下的出版转型主题分享,揭秘出版业未来的模样;中国—东盟“AI+文博”主题对话,探讨AI与文博深度融合的发展前景。在数智出版展区,人工智能大模型不断完善本地化部署,深度融合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平台、“与美同行”非遗艺术研学教育平台、广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平台、中华古壮字古籍数字化实验室、《广西文库》数字资源库、中国—东盟文化库、数字教材教辅库等数据资源,推动文化产品数字资源向文化产品数字资本转化。“数字+”出版业态不断创新。接力出版社中小学《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出版项目在广东、广西、湖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相继落地,并建成人工智能体验馆,开创了人工智能教材立体化、交互式体验的先例。广西人民出版社麦林公司利用AI技术,推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和产业链的多元化延伸,并赋予“白海豚杯”网络文学大赛数字化特征。广西教育出版社开展的大数据技术与基础教育交叉领域研究,迭代升级“精准教学平台”。

  “书启新章 阅见未来”,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以其独有的地域特色与融合路径,全方位呈现了中国与东盟的优秀图书和文化产品,彰显了文明文化互鉴交流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3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智库成果
   第06版:智库成果
   第07版:智库成果
   第08版:智库成果
   第09版: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专辑
   第10版: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专辑
   第11版: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专辑
   第12版:优案推介
   第13版:中国编客
   第14版: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15版:中国编客·爆款案例
   第16版:江苏书展专版
   第17版:出版报道/全国少交会
   第18版:世界出版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22版:中国阅读周报·2025年第二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第23版:中国阅读周报·2025年第二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第24版:中国阅读周报·2025年第二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第25版:中缝
   第26版:中缝
汇聚多种文化资源 构建文化消费新场景
《2025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发布
首届“白海豚杯”网络文学大赛启动 总奖金达200万元
央广云听与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共同策划对话IP栏目《言外》
童书“引领者”榜单发布 共探行业新趋势
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助力广西职教出海
广西新华与厦门外图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广西文化“走出去”
“出版业的持续发展:有声书、微短剧和人工智能”活动举行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专辑09汇聚多种文化资源 构建文化消费新场景 2025-07-11 2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