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文化·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华尔街扣动扳机的“警长”
《华尔街“警长”:埃利奥特·斯皮策》[美]布鲁克·A.马斯特斯著李瑾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版/54.80元
  ○郑渝川(书评人)

  有人浪漫地认为,如果没有出现招妓丑闻,或斯皮策未被曝光并被迫辞职,华尔街巨头们继续慑于他的监管压力“夹紧尾巴”行事,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也许不会爆发。

  2008年3月,卷入招妓丑闻的美国纽约州第54任州长埃利奥特·斯皮策辞职。华尔街众家投行为此暂停了业务来观看斯皮策的政治谢幕表演,并为此发出欢呼。这种欢呼不是对失德官员下台的欢呼,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和如释重负。是的,华尔街再也不必担忧斯皮策持续不断掀起针对金融机构内幕交易、关联交易、违背信息披露义务等违法操作的起诉。诸如美联储、美国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以及美国政府其他业务职能部门,对斯皮策政治生命的终结也应该持欢迎态度,因为斯皮策此前曾多次发表对美国联邦政府多个监管部门不作为的公开批评,让这些部门不得不按照纽约州一个州的司法部门的指示改进监管。

  美国《华盛顿邮报》特约撰稿人布鲁克·A.马斯特斯于2006年出版的《华尔街“警长”:埃利奥特·斯皮策》一书,是在斯皮策当选纽约州州长之前、纽约州检察总长任内的最后阶段写成的,记录了这位华尔街“警长”打击金融寡头和大公司巨头不法行为的档案。从书中所记来看,斯皮策团队“打老虎”的战果,体现为他们对华尔街多家投行和美国其他行业大公司方方面面的违法失德操作的查处,具有相当的全面性。但斯皮策迫使这些企业缴纳高额罚金并承担声誉受损的巨大代价,却并没有真正改变金融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次级贷款和次级债仍在不受约束的倾销,投行继续承销金融衍生品,股票、共同基金、证券等金融行业依旧不去关注如何改善风险管理水平,侵犯中小投资者知情权和金融资产权益的操作仍比比皆是。

  换言之,一个斯皮策、一个曾经的州检察总长,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况且,这也让他成为了华尔街的眼中钉。这告诉我们,加强金融监管、打击欺诈等金融犯罪、整肃市场秩序,需要通过监管体系和制度的改革让监管人员自觉成为“斯皮策”,而不能寄望于某个孤胆英雄。

  我国证券、银行、保险监管部门以及公安、检察机关经济犯罪侦办机构公职人员都应该读读《华尔街“警长”:埃利奥特·斯皮策》。斯皮策在短短几年内发起的大量个案起诉,在美国特别是投资界引起了巨大争议,但反对者只能拿查案的“政治影响”说事,很难从起诉意见中挑出法律上的漏洞。这一方面来源于斯皮策团队缜密、精细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则跟斯皮策本人善于寻找强化监管和查处商业犯罪的法律依据有关。

  斯皮策将美国进步时代的最高大法官布兰代斯视为偶像,后者的名言“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电灯是最有效的警察”被前者多次公开引述。事实上,华尔街投行之所以对斯皮策的执法形成恐惧,就在于他特别热衷将投行不光彩的交易公之于众;他也能扛住力量强大的游说集团的施压,及时向新闻媒体和公众披露信息。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当阳光晒到斯皮策自己,私德有亏的真相就大白于天下,竟以一种最为荒诞和反讽的方式,终结了这个一度被视为新版西奥多·罗斯福的政治新星的前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广告
   第06版:教育出版
   第07版:资讯超市
   第08版:中版好书榜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文化·人物
   第11版:小说
   第12版:书评·非小说
   第13版:财经
   第14版:书评·思想/科学
   第15版:童书
   第16版:生活
须一瓜:与黯哑的现实相比,好小说是发光体
评论家们呼吁应尽快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名家好书
乐嘉:在窥私中完成自我解剖
王安忆:在《今夜星光灿烂》中记录与他们的“分手”
向华尔街扣动扳机的“警长”
中国图书商报文化·人物10向华尔街扣动扳机的“警长” 2013-12-03 2 2013年1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