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公司上饶市分公司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进“农家书屋”和“新华壹品”网点建设,倡导并组织全市12家分公司走出店门,积极开展“书香上饶、全民阅读、优秀书展”、“护苗2015”暨名家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书香赣鄱、风景独好”等主题活动,经营收入连创佳绩。据统计,今年1至9月,上饶市分公司完成营业收入4064万元,比去年同期的3712万元增长10℅;实现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
线路一
2128家农家书屋“因地制宜”
目前,经过12家县(市、区)分公司的共同努力,上饶市已建成“农家书屋”2128家,为农民配送农业科技、政策法规、种养业、加工业等图书36.18万册,共计码洋5789.58万元。
早在“十一五”期间,上饶市的各级分公司就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和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计划逐年对农村所有的行政村进行“农家书屋”网点建设。
首先,自上而下设机构、建机制。“农家书屋”要想在农村落地生根,必须要有一个运转高速、上下通畅的领导机构和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为此,由上饶市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农家书屋”网点建设领导机构成立,并研究制定了“农家书屋”长远规划和年度建设工作方案。上饶市店则把打造“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列为县(市、区)分公司年终“双效益”考核体系,充分发挥集团自身图书资源优势,推进“农家书屋”顺利开展。
其次,深入村落考察、选址,因地制宜,分别指导,逐步推广。上饶市分公司与各县(市、区)文(广)局密切配合,走出店门,深入到各村考察、选址。原则上,每一个“农家书屋”供应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村,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如万年县大源镇,全镇三分之二以上“农家书屋”增配了电脑、电视机、影碟机等电教器材,该镇“农家书屋”使用率达到90℅以上。
最后,完善制度,保证服务落到实处。自2009年以来,上饶市各县(市、区)分公司在统一配送“农家书屋”图书的同时,派出专业人员,按当地要求选好图书做好接收、分类、编号、上架、保管5方面的具体工作;并按照开设图书馆的标准,建立和完善“农家书屋”的《管理员职责》、《借阅登记》、《借阅须知》、《缺书登记》等服务农民读者的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问题。
线路二
28家新华壹品进入校园
“新华壹品”是江西新华发行集团以平台化思维来打造和运营,拥抱“互联网+”的重点项目。该项目通过与学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广泛地介入到学校的产品提供和教育服务中。
上饶市各级分公司依托新华书店的品牌以及发行集团的渠道、资金优势来量身打造“新华壹品”。主要目的是为中小学师生提供安全、可靠、丰富的出版物、文化用品等产品和服务,更好地履行发行集团服务全民阅读的社会责任。
“新华壹品”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形象、统一服务”的管理和运营模式,逐步实现对“新华壹品”的连锁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在江西新华壹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专业指导下,12个县(市、区)分公司共同推进的“新华壹品”项目,不仅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一种(校园)模式,也是推进上饶市发行系统业态延伸的商业模式。各县(市、区)分公司事先协调沟通上下各方,争取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做到提前布局、统一部署、分工落实。
2015年,上饶市计划开发、建设“新华壹品”55家,列入各级分公司年度绩效考核的范畴,确保至少30家“新华壹品”开业运营。截至2015年10月底,上饶市“新华壹品”已建成28家,其中16家已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