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世界出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科幻作品如何打开世界之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渠竞帆

  如果有人问美国2015年最受关注的科幻小说是哪一本,很多人会想到“三体”。这本连续夺得星云奖、雨果奖等5项海外大奖的中国科幻小说,还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新年休假期间、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2015年阅读的图书。

  美国托尔出版社(Tor Books)出版的“三体”英文版前两部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出版,截至去年底,包括英美及大中华区在内的英文版已销售11万册,销售码洋200万美元。第三部将于今年9月出版。

  谈起这部作品的成功,近日来京参加出版交流周活动的该社资深编辑利兹·戈林斯基(Liz Gorinsky)认为实属偶然又非常幸运。

  2012年7月,戈林斯基的一位译者朋友汪梅子在刘慈欣《三体》版权签约仪式上认识了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教图公司”)出口综合部主管经理宋亚娟(Kelly),2013年1月汪梅子将《三体》推介给戈林斯基,一周后宋亚娟将《三体》英文译稿寄给戈林斯基。4月“三体”第一部的译者刘宇昆的经纪人乔· 蒙蒂作为教图公司的版权经纪人,与戈林斯基洽谈,到5月双方初步达成了协议。

  从小热爱奇幻文学、曾6次入选雨果奖长篇作品类最佳编辑初选名单、去年夺得科幻泰斗乔治·马丁颁发的“阿尔菲奖最佳编辑”的戈林斯基,阅读后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尽管当时出版社各个层面都不看好这本书,而且当时美国市场上科幻小说的翻译质量并不高,问世后常常折戟沉沙,但戈林斯基认为,“三体”中既有伟大的思想、势不可挡的冒险,也描绘了一幅幅独特的外星人社会,当读到汪淼教授的眼睛里有(外星人通过智子呈现的)倒计时的情景时,她觉得“这是外星人想要和地球人建立联系的一个迹象”。《三体》第一部的译者是刘宇昆,他是美籍华裔著名科幻小说家,曾获得过“星云”“雨果”两项大奖,是最适合翻译《三体》的作家。另外全世界都关注中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飞速发展,很多读者都希望更多了解中国文化,让戈林斯基对这本书建立了信心。

  但戈林斯基还是有她的担忧:作品有些章节的翻译难度很大,有的章节涉密,有的地方用了非常技术化的语言,而且是以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为基础,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美国大众,他们能否接受?

  在发给全球许多著名科幻小说家和书评人试读后,他们都对这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都很喜欢这本书的题材和类型,喜欢中国人身上一些真实的东西,以及有异国情调、呈现中国人真实生活的内容。因此,在其后的编辑环节,戈林斯基尽量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物理学定律及文化背景方面的情节,译者刘宇昆在翻译时加入了很多注释。此外托尔出版社也对原著中一些形容词作了改变,以便于读者领会。

  她表示,“三体”的成功也鼓励她今后在看到一些很有挑战性的图书时,不要一味惧怕,要勇于尝试。

  由于中美有很多不同的行业惯例和运作方式,双方就合同中的出版时间、支付、生产流程、定价等细节问题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讨论,最终在2014年5月达成共识,当年11月在美推出“三体”三部曲第一部的精装本。

  “三体”在美国上市后,逐渐有许多人关注这本书,在网上还得到了对于科幻作品很少见的重点推荐,受到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客》等媒体的普遍关注,《纽约时报》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均发表评论称:中国的科幻作品打开了美国的大门,得到了推崇。哈佛法学院书友会还专门以科幻小说为主题举办了一次活动。戈林斯基表示,“三体”第3部问世时,将针对科幻迷开展全国范围的广告宣传,还将开展线上宣传活动、发表书评、在Facebook, Twitter, Tumblr, Instagram等社交网站及Tor/Forge博客和新闻通讯里进行宣传,吸引新读者的关注。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和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推荐并阅读了这本书,这些都推动了“三体”的发行工作。《三体》去年赢得雨果奖后销量又一次激增,到现在,虽然距离第一部出版已经两年,图书的销量依然十分稳定。托尔出版社还将英国版版权卖给了英国的Head of Zeus出版社。

  戈林斯基表示,今年11月该社将出版刘宇昆编译的《看不见的星球》,之后会陆续出版中国作家的书籍。“在整个科幻小说界,都非常欢迎中国作家的加入。”2014年底美国非常著名的线上科幻杂志Clarkesworld,筹资约1.2万美元(约8万元人民币)启动了中国科幻小说翻译项目,该杂志每期刊登一篇来自中国科幻作家的翻译作品,来推介中国科幻文学。该杂志曾获得过世界奇幻奖、三届雨果奖和一届英国奇幻奖。

  戈林斯基表示,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幻小说作家,翻译水平也越来越高,题材也越来越新颖,这也让西方作家更多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她指出:“美国读者开始意识到,他们不仅爱上了中国的科幻小说,还发现中国科幻不是庞然大物,美国以外国家的作者创作的内容有这么多的差异性。这有助于各国之间加强相互了解、减少对对方文化的刻板印象。“美国书业如今越来越重视文化多样性,包括对图书出版的作者、主题以及出版社员工组成上都更注重包容性。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图书出现在美国市场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分销视野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江苏书展
   第06版:世界出版
   第07版:大众出版
   第08版:产业观察
   第09版:中版好书榜
   第10版:行情报告
   第11版:精品推介
   第12版:传媒中国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4版:夏季特刊
   第15版:夏季特刊
   第16版:夏季特刊
编者按
总在寻找伟大的作品
中国科幻作品如何打开世界之门?
做版权要“多看、多学、多想”
“三体”版权输出按国际标准运作
中国图书商报世界出版06中国科幻作品如何打开世界之门? 2016-07-15 2 2016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