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书采访外包该注意什么?
  ■王春生(西安政治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图书采访 外包 馆藏建设

  图书采访外包对图书馆的藏书体系建设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作用。对于图书采访外包现象,图书采访人员要做到趋利避害,从而不断提升图书采访工作的质量。

  图书采访工作一直被视为最能体现图书馆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核心工作,当然也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尽管图书采访工作如此重要,但近年来图书采访中的外包现象还是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图书采访工作已经无法躲避外包。对图书采访外包现象进行探讨无疑会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图书采访工作,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图书采访工作出现外包的原因

  图书采访工作中出现外包现象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主要原因有图书馆工作重点由馆藏转向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读者获取信息渠道日益多样化,加上不断增加的对图书馆的绩效考核,图书馆在近年来逐步将工作重点转向读者服务,原来作为图书馆工作重点的馆藏建设退到了相对次要的地位。评价图书馆的标准不再是图书馆有什么而是能够提供什么。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无疑会将人力,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力投入到图书馆服务这个核心业务上。图书采购任务近年来并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增加),采访人员不增加不说,有的还被调整到读者服务岗位,因此,图书馆只能尝试外包,寻求依靠外部力量完成采访工作。

  图书馆界对馆藏体系认识的变化,是图书采访工作外包的第二个原因。随着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按需出版、数字出版的发展,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已变得日益多样化,且不同渠道之间竞争加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图书馆界对于馆藏体系的认识正悄悄发生变化,如现在强调馆藏体系实用性比较多,对馆藏体系的系统性和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淡化。图书馆馆藏建设正从馆员主导逐步发展到用户驱动。用户驱动型的馆藏建设无疑会将一部分本来由图书馆馆员承担的图书采访工作改由读者来承担。

  第三,我国图书馆的图书采访外包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实行图书政府招标采购的副产品。实行图书政府采购,限制了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渠道,极端情况下,图书馆只能在中标的图书供应商那里采购图书,也只能在书商能够提供的图书范围内挑选图书。政府招标采购实际上强迫图书馆把图书采访中一部分工作环节(如收集图书信息)外包给了书商。

  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图书馆员和外包对象能够很容易地通过网络协作完成同一项工作,为图书馆进行图书采访的外包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条件。PDA(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读者主导式采购)在国外的迅速普及、书商能够代替图书馆进行图书查重等工作都是借助网络完成的。

  图书采访外包的影响

  对图书馆而言,图书采访外包减少了图书采购各环节的时间消耗,加快了图书到货的速度(如有的书一旦被选购就可以直接投入到流通之中),有利于快速增加馆藏;图书采访外包增强了藏书的针对性,减少了读者的抱怨;由于可以有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图书采购环节,使得采访人员在图书采购量增加的背景下可以相对较少地增加工作负担。对读者而言,图书馆外包增加了读者希望阅读的馆藏,满足了读者需求。

  但是,另一方面,图书采访出现越来越多的外包现象会影响人们对图书采访工作、采访人员的看法。外包使得外界产生图书采访工作不过是查重、付钱工作的看法。其次,图书采访外包使得图书馆藏书体系碎片化。读者的需求是个性的、分散的,过多依赖读者以个人读者而非专家身份参与选书必然影响藏书体系的系统性,产生碎片化、不成体系的藏书,进而影响到藏书体系的文化价值和保存价值。再次,过多依赖书商收集新书信息造成了一些图书的缺藏,影响了藏书质量。有馆员在图人堂里聊天时说,他们馆10年没有买商务印书馆的书。这些缺藏图书一般是那些书商不能赚钱的图书,也有与中标书商没有合作关系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能经常听到有人抱怨书商不供应个别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图书。

  趋利避害,不断提升图书采访工作质量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图书采访外包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图书采访工作的使命是建设与图书馆使命任务相匹配的藏书体系。因此,对于目前广泛存在的图书采访外包要努力趋利避害,不断提升图书采访工作质量。

  首先是要慎重选择外包对象。根据笔者的理解,图书采访外包的对象有读者和书商之分。读者的图书需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从众性;当读者以专家身份参与选书时还存在关注点较窄,不能照顾本行业、本专业需求及大范围读者需求的现象。这些问题是选择以读者为外包对象时应当密切关注的。选择以书商外包对象,特别要关注书商正向和反向的新书信息过滤能力。书商从繁杂的图书信息中过滤出适合图书馆需求的新书信息的能力是一种正向的能力,图书馆对此比较重视,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也多有规定。书商为营利故意不提供某些新书信息是一种反向的信息过滤能力,图书馆招标文件中对此限制不够。图书馆在选择外包书商时不仅应关心书商能提供哪些书,还要关注书商不能提供哪些书,并相应地进行事先约定,采取补救措施。

  实行图书采访外包,并不意味着采访人员责任的减少。图书馆采访人员无论如何都要承担起图书采购质量的最终责任,因此,采访人员一定要做到外包不弃责,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或减少图书采访外包本身的负面因素及由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图书采访不能仅仅依靠外包,还要继续依靠馆员的自主采访。这包括自主采购外包书商不供货的个别图书,在读者眼前关注的热点外采购某些具有战略价值、文化价值的图书等。只有实行外包与馆员自主采书相结合,图书采购质量才能不断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大众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成长教育/数字化教育专题
   第06版:教育出版
   第07版:分销视野
   第08版:专题
   第09版:中国馆记
   第10版:专题
   第11版:数据
   第12版:专栏
   第13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14版:专题
   第15版:创意城镇
   第16版:海外
馆配新书
图书采访外包该注意什么?
导读性馆刊如何在校园营造书香文化
馆员职业规划该怎样设计?
中国图书商报专栏12图书采访外包该注意什么? 2016-08-09 2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